离婚孩子探视权规定: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1、探视权是一种身份权。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②探望权属于亲权范畴,探望权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享有的亲权,其权利的主体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特有权利,因此是一种身份权。
2、探视权是法定权。现实生活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照顾,产生于血缘关系和人之伦理道德。“出礼入刑”,父母关爱看望自己亲生子女的心理需求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升为法律。由国家权力予以调整便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对探望权的规定。该法律条文对探望权的行使、中止和权利的恢复情况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明确了直接抚养方的协助义务。婚姻关系终止,只要直接抚养权一确定,探望权也同时成立,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未成年子女就依法享有探望权。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中止或剥夺。
3、探视权是受限制的权利。探望权的基础和设立的初衷,都是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前提。探望权源于亲权,但必定不同于亲权。因此探望权的行使,不能和亲权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行使。要在不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和子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权人通过与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协商或法院裁决确定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对子女适宜的地点来行使。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人民法院有权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4、探视权是探望权人的一项单纯的权利。探望权为单向性,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而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则是探望权的义务主体,应该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力。对于未成年子女只是探望权行使的对象,不是探望权权利义务的相对人,不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探望权人对其进行探望。当然未成年子女要求不直接抚养他的一方父母来看望他,或者直接抚养子女的以方要求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法律绝对允许,但没有强制性保障其权力的规定。我国现有立法还停留在只规定不直抚养子女负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的层面,这对于未成年子女来,只能保障其生活的物质需求,不能保障其情感心理成长的精神需求。
这类探视权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规定这类探视权必须保证在不伤害相关子女成长和身心健康的情况下进行。如影响这类子女的成长的情况下,抚养的一方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相应的诉讼,终止这类权力的执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什么是传销罪诈骗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社会上总是会有一些人想一些歪门邪道,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传销组织,还有很多诈骗团伙,就是坑害人民百姓。组织、领导传销其实已经构成了传销罪,根据......
·诬告陷害罪成立条件是什么?
一、诬告陷害罪成立条件是什么?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
·经济适用房转商品房后使用年限
经济适用房转商品房后使用年限找专长律师:婚姻家庭律师??????合同事务律师??????债权债务律师??????交通事故律师??????劳......
·镇江市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
镇江市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最近几年来,关于各地的征地补偿标准,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问题。因为随着物价的飞速增长,现如今征地补偿一般来说补偿......
·土地承包承包权入股纠纷
土地承包承包权入股纠纷一、协商是解决纠纷的首要途径。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既省时、省力、省钱,也不会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继续和巩固过去......
·征地公告超过2年才征收超过时效了吗?
征地公告超过2年才征收超过时效了吗?一、征地公告超过2年才征收超过时效了吗?征地公告超过两年才征收是已经超过时效了的,根据法律规定,征地的......
·实施绩效工资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实施绩效工资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一、实施绩效工资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工资范围足够大,各档次之间拉开距离;(2)业绩标准要制订的科学、客......
·民间借贷中 债权转让的由那个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
·由检察院委托司法鉴定的类型有哪些?
在诉讼过程中,司法鉴定解决的是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一份准确客观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是审理复杂案件的关键。检察院委托司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