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顾小东律师法律网
25.nj64.com
南京顾小东律师电话025-84110110

信用卡诈骗2023元量刑是什么

一、信用卡诈骗2020元如何量刑1、信用卡欠钱的起刑金额是一万,2000元不会坐牢;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二、信用卡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l、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2、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3、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论处如今,中国已进入无现金时代,持有信用卡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在购物消费上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信用卡诈骗也与日俱增,持卡人必须加紧防范,以免被犯罪分子骗取钱财。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手段有官方短信索要密码、伪造网站骗取验证码、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等等。一旦被诈骗,要及时寻求民警和法律从业人员的帮助,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那么反过来,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吗?估计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是不清楚的,......


·一、十级伤残根厂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赔偿?
      一、十级伤残根厂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赔偿?工伤导致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


·随着房价的不断增长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房价的肆意增长,一定
      随着房价的不断增长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房价的肆意增长,一定程度上起着作用,近几年出台租售同权来保障了租房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在变相影响者房......


·挪用资金罪最高量刑标准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最高量刑标准是什么其实很多人会将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弄混淆,却是这二者有不少地方是比较类似的,不过仔细进行区分的话,还是可以找......


·公司注册资本是多少钱?
      公司注册资本是多少钱?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后,注册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新《公司法》第26条2......


·一、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是否能放弃该权利?
      一、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是否能放弃该权利?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是能放弃该权利的,买卖不破租赁是对承租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如果是承租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自......


·发生交通事故该收误工费吗?
      发生交通事故该收误工费吗发生交通事故该收误工费。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


·一、没退彩礼钱又和别人结婚的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没退彩礼钱又和别人结婚的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婚姻共同生活的彩礼钱算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是夫妻共同......


·什么是债权人会议
      什么是债权人会议很多人一听到债权人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只知道跟钱有关系,而所谓的债权人会议莫不是您坐在一起追责或追债?有些人会把债权人和债务......


·不签居间合同有什么后果
      不签居间合同有什么后果一、不签居间合同有什么后果居间合同可以不签,但是如果后续发生什么法律纠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保障权益。对于交易双......


·试用期辞退需要提前几天通知?
      试用期内员工辞退提前几天通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未规定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顾小东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顾小东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