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缴纳印花税如何缴纳?
1、个人出租房屋合同需要交纳印花税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第二条规定,自2008年3月3日起,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2、单位、个人与个人订立的租房合同,应否贴花?
单位、个人与个人订立的租房合同,凡用于生活居住的,暂免贴花;用于生产经营或既有生活居住也有生产经营的,都应按规定贴花。
因此,企业与个人签订的租房合同,如用于住宿用途的,立合同的双方都暂免征收印花税。
3、企业将一套房屋出租,签订的租赁合同上明确记载租金金额和管理费金额,并注明管理费是代物业管理公司收取。那么,管理费是否也要合并到租金中一起缴印花税?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七条规定,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另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条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而在税目税率表中,没有列举物业费相关的服务项目,因而物业费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据此,上述企业所签合同在分别列示两种经济事项的基础上,应分别计算,只对房屋租金部分,按财产租赁合同记载的租赁金额千分之一贴花。
二、房屋租赁合同如何交印花税?
按照税法相关规定,房屋租赁合同应该按租赁合同记载金额的千分之一计算印花税。
(1)购买印花税票自行贴花、并划线注销。
(2)租赁合同如果只规定了月(或年、或日)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的,可在签订合同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3)如果税金在五百块以上,或者要反复贴花的,去填纳税申报表。
(4)两个立合同的人都要计算缴纳并粘帖印花税。
综上所述,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缴纳印花税的问题,对于房屋租赁合同,按照租赁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人租赁和单位租赁等情况,有些类型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免征印花税的,而且,对于征收的金额的问题,法律上也是有明确的条款的规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刑诉法辩护人范围是怎么样的?
很多人都喜欢看港片,特别是香港的关于法律的片子,那么您对于辩护人这个词语的了解应该也是比较深的,辩护人,当然就是为原被告辩护的人,但是成为辩......
·我国的刑罚种类包括哪些
涉嫌犯罪的,往往人们比较关心的就是最后的量刑处罚问题,这就不得不说到我国刑罚的问题上面,那么您知道我国的刑罚种类包括哪些吗?常见的可能就是拘......
·一、离婚时父母的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一、离婚时父母的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第一、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方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
·孙子孙女属于法定继承人吗?
孙子孙女属于法定继承人吗孙子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被继承人死亡后他所拥有的财产,就是他的......
·超市摔倒消费者权益规定是怎样的
超市摔倒消费者权益规定是怎样的超市摔倒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规定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
·二十万诉讼标的诉讼费是多少
二十万诉讼标的诉讼费是多少一、二十万诉讼标的诉讼费是多少?二十万元的经济诉讼案件的诉讼费是4300元,根据《诉讼费缴纳办法》第三章交纳标准第......
·两夫妻怎样的情况下会自动离婚
两夫妻怎样的情况下会自动离婚在我国没有自动离婚一说。如果双方想离婚,必须按照程序,选择诉讼离婚,或者双方协议离婚。同时,根据《婚姻法》第三十......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减免抚养费?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减免抚养费?相对应子女可因特殊原因要求支付超过原定数额的抚养费,有给付抚养费义务的父母,在具备以下情形时,亦可以要求减少或......
·简易交付和先占有后订立买卖合同是一样的吗?
简易交付和先占有后订立买卖合同是一样的吗?本质上是一样的。简易交付又称“无形交付”,是指受让人在动产物权变动前已先行占有该动产的,让与人如设立......
·土地承包法继承合同范本
土地承包法继承合同范本土地承包法继承合同范本订立合同双方:______县______公社(乡)_____大队(村)___生产队,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户主______......
·如何定义婚内出轨赔偿情形?
如何定义婚内出轨赔偿情形?婚内一方出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无过错方可以多分财产,但无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会得到一些照顾。最高法的意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