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人员自我鉴定是什么?
关于缓刑人员自我鉴定和缓刑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中期或长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
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3)
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刑法》(修正案八)将74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服刑监督、按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等事项,还要将罪犯的联系方式写上去,在最后签上名字和年月日即可,以上就是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你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
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希望您能够了解到了,有关于缓刑人员这个社会群体的详细介绍,那么在对于关于缓刑人员自我鉴定这个方面上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能够让缓刑从新改过,或者是重新的认识自己,希望您也能关注对于缓刑人员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广东省盗窃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呢?
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盗窃数额、次数、手段等犯罪事实增加相应的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
·土地使用权租金评估办法有哪些?
土地使用权租金评估办法有哪些?个人拿到土地使用权后,如果暂时不想使用,可以将其对外出租,这样还能获取一笔租金收入。土地使用权是一种不动产,合......
·一、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原则是什么?
一、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是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无论任何情况都必须首先遵循......
·一些求职者在办理入职手续
一些求职者在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会和单位签署一份入职协议,其中对岗位情况、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也进行了规定。之后单位就正常的安排职工进行劳动,......
·检察院不批捕的情形有哪些?
一、检察院不批捕的情形有哪些?1、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程度,或者根本没有......
·刑事案件申诉可以看之前的卷宗吗?
我们都知道由于各种原因刑事案件立案之后进行调查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并且很多人都希望刑事案件申诉可以看之前的卷宗,那么事实上刑事案件申诉可以看......
·噪声分类标准三类具体是指哪些
法律规定的噪音标准是多少分贝?1、对于一些疗养院、别墅区以及高级宾馆来说,相对需要较为安静的环境,所以一般都会建造在农村或者是城郊地区。对于这......
·一般证人作伪证,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处罚。
一般证人作伪证,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处罚。证人都有如实作证的义务,证人作证前,需要签署保证书,保证其证言真实。如果作假的,可能会受到公安司法机......
·房产过户本人去不了怎么办理
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的。原则上应当是需要本人签字,亲自到场的,但如果确实有困难,可以先进行委托公证授权委托书后,由被授权人代为办理。依据《房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