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他项权证2023办理时间是多久?
一、房地产他项权证办理时间是多久?
他项权证的办理一般都是在产权证是已经出证的一个同时进行办理的,因此,需要的是购房的业主的夫妻的双方(未婚的也是会需要当地的民政局是出具一个未婚的证明)到房管的部门去办证大厅亲自办理的,他人是不能替代的。一般的办理后在1个月的工作日就是可以审核完毕的,发证给业主的了。房屋的抵押权登记的时限一般的是会为10个工作日的。属特殊的一个原因的,经房屋的登记的机构负责人的批准也是可以是延长登记的时限。我局一直是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的进行一个办理的,以及是每年新学期的开学前和遇到开发企业集中办证是较多的,赶上二手房交易过户高潮,有时出现了服务窗口业务量大增、人手有限,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已同意将预抵押登记转现房抵押登记时限适度延长。
需要什么手续
购房户一般的在开发的公司的购买了新房之后的,并是办理了按揭贷款的,现在的房产证办理下来也会是需要转现房拉进行一个抵押的。是以预购的商品房来设定预购的商品房的抵押权预告登记(按揭贷款抵押)的,当购房的户办理房产证后,由房屋的登记机构(县房产局)将预抵押登记转变为现房抵押登记,并向抵押权人(贷款银行)颁发《房地产他项权证》。办理他项时间及流程如下:1、带上产权证与抵押权人一起到房管局;2、在抵押的窗口里面先去排号;3、把你的产权证,身份证是要提交到柜台的,抵押权人的提供的资料;4、办理好他权(当时办理好);5、工本费80元。
办理房产他项权证是需要注意以下的两点的:
1、根据民法典,房产设有抵押,即他项权证未注销,该房产处置权受到限制,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进行合法交易,不能办理产权过户等相关手续。2、他项权利登记是指设定房屋抵押权、典权等他项权利所进行的房屋权登记。 因为银行贷款按揭购房的业主,产权目前是处在银行抵押状况,所以必须在房管局办理他项权证,证明该房正在抵押按揭状况。避免没有办理他项权证出现房屋再次抵押、典押情况。通常来说只要是房屋的登记所有人能够亲自带着材料去办理就会很快受理并且在制作完证件之后第一时间就发放了,也不会影响公民正常进行贷款的进度,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直接委托律师办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农民工工伤骨折工资怎么算
在每个城市,都存在农民工,农民工建设了城市,如果农民工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是需要负责赔偿的。农民工工伤骨折工资怎么算:员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应......
·拒不认罪还可以判缓刑吗?
拒不认罪还可以判缓刑吗??对于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认定态度不老实,法院不会判缓刑的。判缓刑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
·重庆市劳动合同法中辞职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辞职的问题,即向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重庆作为西部一个大城市也出台了相关规定。那么,在这劳动合同法中辞职的相关规定是......
·如果电视台商标抢注了该怎么办?
如果电视台商标抢注了该怎么办?以和解的方式来处理商标抢注的行为应当是最为经济的方式,因为一旦采取司法救济程序,可能成本会很高,而且也拖延了产品......
·夫妻离婚房子是婚后一方父母买的怎么分割
离婚的时候,其中一方净身出户这种情况真的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夫妻在离婚的时候都要正常的争夺自己的合法所得,在财产分割的问题上,当然包括像房子......
·申请信息公开主体条件是什么?
申请信息公开主体条件是什么?一、申请信息公开主体条件是什么?申请信息公开主体条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
·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为六个月,而自用工关系建立之日起一个月内,就要求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那么要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
·离婚财产和债务都是如何分割的?
离婚财产和债务都是如何分割的?一、离婚财产怎么分割(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
·父亲病故房子继承怎么办
父亲病故房子继承怎么办?父亲病故房子继承按照父亲所立遗嘱处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
·如何判断医疗过错?
如何判断医疗过错?一、什么是医疗过错?所谓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主观原因,违反法定义务或者诊疗护理操作规范的规定,造成患者......
·轻伤二级赔100万是否有规定
轻伤二级赔100万是否有规定一、轻伤二级赔100万是否有规定致人轻伤,应当按照法律赔偿,法律没有规定赔偿具体的数字,应当以实际造成为赔偿标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