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 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 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 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解除。如不是劳动者的原因进行解除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对劳动者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来拟补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认定交通肇逃逸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呢?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时间......
·胎儿亲子鉴定在哪做?
胎儿亲子鉴定在哪做的主要问题以及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什么是胎儿亲子鉴定呢?胎儿亲子鉴定可以在哪里做呢?而且对胎儿亲子鉴定可以会涉及哪一......
·我国盐城社会抚养费多少
其实社会抚养费就是生活中您常说的超生应该缴纳的罚款。但其实社会抚养费只是一种强制性的行政性收费,严格来说也不能算作惩罚。不过,各地的社会抚养......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中,有一种是快速处理,这主要是针对在本市道路范围内发生的仅造成车物损失或人员轻微伤害的交通事故。那么您知道交通事故快速处理......
·婚前财产是不是永远属于个人财产的?
婚前财产是不是永远属于个人财产的?如双方没有进行约定,婚前财产仍属于个人财产,婚后财产永远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如进行约定,婚前财产可转化为夫妻......
·新婚姻法离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婚姻法》将被废止。一、《民法典》离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
·不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要签字吗
交通责任认定书是交通管理管理部门依照法律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是否有违章行为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定性时形成的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有哪些
工伤赔偿是职工因为工作遇到损害时应该获得的赔偿,但是关于工伤的纠纷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人对于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不是很清楚,今天整理了......
·如何确定侵犯商标权管辖权
众所周知,商标纠纷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商标行政纠纷、商标侵权纠纷、商标转让与商标许可合同纠纷、商标刑事纠纷。在实践中,如果存在四种纠纷,并向法......
·变更法人所需资料:
变更法人所需资料: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企业加盖公章);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企业加盖公章)及指定......
·一、雇人摔伤给不给误工费怎么办?
一、雇人摔伤给不给误工费怎么办?公司不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该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