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1、行为对象:“妇女”
一般认为是已满14周岁的少女与成年妇女,被害妇女的社会地位、思想品德、生活作风、结婚与否等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行为内容:
(1)结果行为:正常意义上的性交行为。
(2)手段行为:违背妇女意志。违背妇女意志的表现:行为人必须采取某种足以使妇女不知反抗、不能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手段,即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罪手段行为必须达到使妇女明显难以反抗的程度)。
第一,“暴力手段”。
对象:被害妇女。如果暴力手段针对阻止其实施强奸行为的第三者,构成其他犯罪(故意伤害罪等),数罪并罚。
内容:直接对被害妇女采取殴打、捆绑、堵嘴、卡脖子、按倒、故意伤害等危害人身安全或人身自由,使妇女不能反抗的手段。
第二,“胁迫手段”。
第三,“其他手段”。常见表现:用酒灌醉或者药物麻醉的方法强奸妇女;利用妇女熟睡之机进行强奸;冒充妇女的丈夫或情夫进行强奸;利用妇女患重病之机进行强奸;造成或利用妇女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进行强奸;假冒治病强奸妇女;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等。
3、行为主体:
(1)已满14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2)直接正犯只能是男子,妇女可以成为强奸罪的教唆犯、帮助犯,也可以成为间接正犯与共同正犯。
(3)“婚内强奸”不成立强奸罪,根据案情,可以成立其他犯罪,例如故意伤害罪、虐待罪、非法拘禁罪等。至于教唆、帮助他人强奸妻子的,成立强奸罪。
4、责任要素:故意。
5、罪数问题:
(1)拐卖妇女、儿童又奸淫被拐卖妇女的,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情节加重犯。
(2)强奸后迫使被害妇女卖淫的,成立强迫卖淫罪的情节加重犯。强迫卖淫后又强奸被害妇女的,数罪并罚。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实施上述(1)、(2)情形的,只成立强奸罪,对拐卖妇女、儿童和强迫卖淫的行为不负责任。
(4)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强奸被害人的,绑架后强奸被害人的,组织、运送偷越国边境又强奸被害人的,均数罪并罚。
成立强奸犯罪的,则必须要同时满足上述的五个条件。也就是说,强奸罪的成立条件其实也就是包括了五方面的内容。只有做出认定之后,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不然的话就容易造成冤假错案。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私家车报废违章怎么办?
私家车报废违章怎么办?有违章未曾处理的车辆,是不能够办理报废手续的。违章肯定要处理,并且该扣分扣分,该罚款罚款,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折扣。之所以......
·打架后伤情鉴定有什么作用?
伤情鉴定有什么作用?伤情鉴定,是指确定受害人被伤害的程度,即确定其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障碍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损害程度的过程。如果经鉴......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范本是怎样的?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范本是怎样的?先生/小姐(员工工号):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依法解除此前您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
·指定监视居住的对象是什么?
指定监视居住的对象是什么?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其住所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和控制的......
·偷东西不认罪如何处理?
城乡结合部由于治安环境较差,盗窃案件时有发生。小偷入室行窃,被抓到后,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询问。有时候,当事人出于侥幸心理不认罪,以此拖延时间......
·怎么写申请民事国家赔偿的申请书?
怎么写申请民事国家赔偿的申请书?国家赔偿申请书受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
·离职后单位没给解除劳动合同备案的后果是什么?
员工在与单位商量好离职的问题之后就可以直接离开公司是通常的做法,但是实际中有很多员工与单位有合同关系的都会在劳动局有所备案,如果仅仅是离开公......
·民事诉讼如何起诉的相关流程
民事诉讼如何起诉的相关流程一、民事诉讼如何起诉我们很多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总觉得好像有点拖拉,觉得耗费时间。因此,了解民事诉讼中起诉的流程很......
·核准死刑立即执行后多久进行
一、核准死刑立即执行后多久进行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
·管制的刑期是多长时间?
管制的刑期是多长时间?管制的刑期是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的时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当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
·一、超过一月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一、超过一月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超过一月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的工资进行赔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