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时辞职有赔偿吗
1、没签书面劳动的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没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自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日起算,可能会不支持双倍工资;但是经过再起诉到合肥法院,判例认为诉讼时效自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起算。所以即使仲裁委以超过诉讼时效不支持双倍工资,起诉到法院后也会支持。
2、没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因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没有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没有交社保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没有缴社保、加班工资、年休假
公司违反法律规定,没有缴纳社保,未支付加班工资、未放年休假的,可在劳动仲裁时一并主张。
二、没签劳动合同怎么收集证据?
第一,不要等发生劳动纠纷的时候才去收集证据,要在劳动纠纷发生前,就注意收集那些可以用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劳动者在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往往还缺乏维权意识,不懂得在平时工作时一有机会就可以收集一些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通常可以认定为用人单位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凭证包括:
①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③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④考勤记录;
⑤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第二,在收集那些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时,要掌握取证的实务技巧,并且在取证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是可以要求赔偿的。实践中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有不少,尤其是在建筑工地,很少有建筑商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这就导致农民工在权利受损维权是会遇到很多困难。本站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什么情况下经侦会去家里抓人
有下列情况的,经侦会去家里抓人。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
·一、自己留的遗嘱是否受法律保护?
一、自己留的遗嘱是否受法律保护?受法律保护的,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有罪么?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有罪么?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样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罪刑相......
·挂假牌照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一、挂假牌照逃逸怎么处罚第九十六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
·离婚诉讼中夫妻离婚财产怎么分的?
随时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男女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导致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在离婚诉讼中,除了对子女的抚养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夫妻财产的分割......
·单位拖延申报工伤保险应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申报工伤时间,导致职工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规,判决用人单位赔偿职工应享受的......
·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敲诈勒索的事情常常发生,但不是所有敲诈勒索的行为都会构成犯罪的。在司法实践中,只有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
·一、离婚后如何起诉不付抚养费?
一、离婚后如何起诉不付抚养费?1、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2、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3、......
·盗窃危险物质罪怎么判的
我们生活周围都存在危险物质,如火药等,那么盗窃危险物质罪怎么判?盗窃危险物质罪是指偷偷地盗窃爆炸物、弹药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物品。这些危险物......
·法院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法院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二......
·如何认定遗嘱是否有效
如何认定遗嘱是否有效认定遗嘱是否有效,要看遗嘱是否满足有效的要件,具体来说: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