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多少人才会被立案处理?
一、非法集资多少人才会被立案处理?
非法集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如果是单位,要150人以上。非法集资:利用不法手段集资(如:高息,高回报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集资的概念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折抵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不管是多少人,只要集资的数额,超过法定的标准,就会被认为是触犯了非法集资,对于那些单位,则人数需要在150人以上,才会被认定为非法集资,对于单位和个人,其处罚规定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实用新型专利审批周期一般是多久?
实用新型专利审批周期一般是多久?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时间一般是4-8个月,如果审核顺利,不需要答复审查,一般就是5个月左右授权。申请流程:1、申请阶......
·盗窃罪认定的情形有哪些
一、盗窃罪认定的情形有哪些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盗窃公私财物价值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如果具有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财产损失、盗窃残疾人......
·一、劳动合同签1年辞退后有什么赔偿?
一、劳动合同签1年辞退后有什么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国有国法,国无法而不立,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来约束人民的行为,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最高人民法院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
·企业欠债股东的责任承担方式是什么?
企业欠债股东的责任承担方式是什么?在有限公司中,股东一旦完成了出资义务,那么公司的债务就应当由公司独立承担,股东只以自己认缴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
·全车盗抢险赔付条件有哪些
车辆商业保险当中有一种是盗抢险,毕竟车辆的价值也很大,如今盗窃车辆的情况也还算比较多。有些人在购买新车之后,就会给自己的爱车上一个盗抢险,一......
·什么工作可以不交五险一金?
一、什么工作可以不交五险一金?1、工作之后必须购买五险一金的,是劳动法对每个单位的要求,也保障了每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正规企业都必须为员......
·工伤员工死亡待遇包括什么
工伤员工死亡待遇包括什么一、工伤员工死亡待遇包括什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
·不动产证的房子可以买卖吗?
不动产证的房子可以买卖吗办了不动产证的房子只要符合当地房管局和国家法律允许的房屋是可以进行买卖交易的。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
·既然房子很重要
既然房子很重要,那我们选择房子的楼层也应当慎重,那么买房子一楼和顶楼选哪个比较好?底楼阴暗潮湿,但是不用爬楼梯,顶楼采光好,但是夏天又炎热难耐......
·一、法律上劳动监察是什么意思?
一、法律上劳动监察是什么意思?劳动监督是指法定监督主体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服务主体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检查、督促、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