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聚众斗殴取保候审是否可以
根据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对于聚众斗殴的行为,其实只有在情节达到了一定标准之后,才会被认定构成聚众斗殴罪,那么之后也才可以结合实际的犯罪情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如果被采取了强制措施的话,此时聚众斗殴取保候审是否可以呢?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下面就让本站我们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一、申请聚众斗殴取保候审是否可以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7、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8、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二、聚众斗殴能不能判缓刑
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同时,第74条规定了不能适用缓刑的范围: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我们发现其实很多犯罪在侦查、审查起诉、诉讼中,其实都是有可能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而这个时候,自然需要申请取保候审的话都需要满足了规定的条件,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批准取保的司法主体也是不一样的。而聚众斗殴取保候审要想获得批准,肯定还是先要求嫌疑人、被告人满足了法律中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之后再是交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民事诉讼二审可否增加诉讼标的?
民事诉讼二审可否增加诉讼标的?民事诉讼二审可以增加诉讼标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
·劳动合同履行地怎么认定
劳动合同履行地概念劳动合同履行地,就是指劳动者实际履行劳动义务的工作地点,合同履行地指的是合同规定的履行义务的地点,劳动合同就其义务而言,劳......
·开设赌场罪定罪标准是什么
开设赌场罪定罪标准是什么开设赌场的,应予立案追诉。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开设赌场。以......
·提请收集、调取证据申请书
申请人:××律师事务所A律师通讯地址或联系方法:××市××区××路××号××律师事务所,电话:××××××。申请事项:请求××人民检察院......
·夫妻离婚可以选择什么方法
夫妻离婚可以选择什么方法一、夫妻离婚可以选择什么方法1、离婚可协议或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在户口所在地做离婚登记,诉讼离婚可在对方户籍所在地法......
·一、双方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是否可以反悔?
一、双方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是否可以反悔?1、离婚协议书未生效之前,可以反悔。2、离婚协议书生效后,一般应严格遵照协议履行,但离婚后一年内对财......
·网络诈骗请律师有用吗
网络诈骗请律师有用吗?很多人犯罪后都对于是否请律师存在疑问,因为,律师究竟能否在形式及案件中为犯罪人作有效辩护是不确定的,况且律师费一般都很......
·购房网签备案撤销怎么办理?
购房网签备案撤销怎么办理?一、购房网签备案撤销怎么办理?通过服务窗口签约的,当事人填写《存量房买卖合同信息注销申请表(自行成交)》。通过房......
·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算中止吗?
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算中止吗?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不是算中止而是算终止,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
·什么情况下抚养权判给父亲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消灭,因此实践中,我们看到往往由一方实际抚养孩子,而另一方就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履行抚养义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