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公司法人过户要多久?
公司变更法人,准备资料齐全,最快十五日就可以完成。但是,变更法人之后,和营业执照配套的税务登记证、组织代码证,银行对公帐户,银行组织信用证全部要变更,整套流程走下来,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完成更新手续。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常被简称为法人,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法人,一般是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或CEO担任。出于公司的发展或战略调整等原因,公司法人有时候就需要由一人变更为另一个人,这就是您常说的法人变更。
二、公司法人变更流程
(一)领取企业变更申请书(企业营业执照发证机关)
(二)工商局受理、换照(企业营业执照发证机关)
1、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加盖公司公章);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加盖公司公章);
3、公司变更登记审核表;
4、公司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加盖公司公章);
5、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情况表(如法人担任执行董事或董事长时要填写)(加盖公司公章);
6、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
7、股东会决议(盖上公司公章);
8、新法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盖上公司公章,带上原件核对);
9、旧法人的免职证明及新法人的任职证明(盖上公司公章)。
受理后10个工作日领取。
(三)质监局受理、换照
1、原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
2、新法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带上原件核对);
3、新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带上原件核对);
4、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带上原件核对);
5、组织机构代码证申请书(加盖公司公章)。
受理后5个工作日领取。
(四)国、地税局受理、换照
1、旧国、地税税证正、副本;
2、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2??JT?g???????|???_p?Z]?f?E?件核对);
3、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带上原件核对);
4、新法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盖上公司公章,带上原件核对);
5、国、地税税务变更申请表(加盖公司公章);
6、本年度全套会计报表,会计凭证及税局要求提供的材料。
受理后5个工作日领取。
(五)银行开户许可证受理、换证
1、营业执照正副本
2、税务登记本
3、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
4、法人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证
5、委托授权书
6、公章、财务章、法人章
7、股东会决议
有关公司法人过户要多久的这个问题就先给您介绍到这里。公司法人过户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而且在整个过户的过程当中,每一环节都需要实际办理的人员来返于国家各个行政部门。所以公司法人过户一般都是发生在公司内部有什么重大变动的情况下,轻易也不会改动公司法人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宅基土地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宅基地分两种:一种是国有土地上的宅基地,此宅基地应当有年限,不超过七十年;一种是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此宅基地无年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身......
·我国遗嘱继承有哪几种形式
我国遗嘱继承有哪几种形式遗嘱的形式根据《继承法》第17条的规定,遗嘱有以下五种形式:(1)公证遗嘱。即立遗嘱人至公证机关对其遗嘱行为及遗嘱内容进行......
·经营所得退税流程是怎么样的?
经营所得退税流程是怎么样的?1、注册“个人所得税”软件2、注册完成之后,回到登录界面,输入刚才注册的账号密码,点击登录即可。3、点击之后就可以查......
·何为“商标使用许可”
注册商标依法具有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中包括许可权。即商标注册人可以将注册商标的使用权分离出一部或全部许可给他人使用,双方建立商标使用许可关......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履行后会受到保护吗?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履行后会受到保护吗?一、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履行后会受到保护吗?诉讼时效届满:是指事件发生至准备诉讼这段时间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
·建筑施工质保金期限
建筑工程质保金返还期限即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根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第二条本......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了什么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了什么一、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了什么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上法院起诉离婚流程是怎样的
针对不同的离婚方式,此时需要适用的情形是不同的,当然在提供的材料和具体流程上面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而现实中,上法院起诉离婚,其实也就是打离婚......
·打人一嘴巴算犯法吗
犯法。如果对人体伤害经鉴定在轻伤以下程度的,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人体伤害经鉴定在轻伤以上程度的,则违反了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
·打劳动争议官司技巧有哪些
打劳动争议官司技巧有哪些我们在查看很多劳动争议的案例时发现由于许多劳动者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又没有诉讼经验,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