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需要看开发商什么证件
“五证”是证明房地产开发商为合法的销售主体,证明其销售行为合法以及购房者与之签订的合同为合法有效的法定证件,开发商必须具备五证才能保证购房者在付款入住之后拿到房屋的产权证书。“五证”包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建设工程开工证”;房屋土地管理局的“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此外,属于期房预售的,应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属于外销商品房的,应取得“商品房外销许可证”。
二、购房时如何查询开发商的五证?
房地产商在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简称“五证”。其中前两个证由市规划委员会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市建委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那么,购房时如何查询开发商的五证呢?一般购房者记不住“五证”的名称和发证机关,其实也不必记住这么多。您购房时只需看一下 《国有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这“两证”就行了。因为如果开发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拿不到《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未取得上述两个《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是拿不到《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就可以证明该项目在 规划、工程、土地使用等方面通过了政府的批准,就具备了将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交易的资格。当然,有些城市已经开通了查询了五证的网站,购房者也可以登录当地的网站查询开发商的五证。根据商品房交易的相关法规规定,开发商只有具备《预售许可证》才能与客户签署正式的《预售契约》。在此提醒一下购房者,签合同前看清楚您所预购的房屋是不是在预售范围内,只有购买属于预售证范围内的房屋才能更好的保障自身的权益。本站我们就为您介绍到此。购房者尽可在售楼中心抄录开发商的五证编号,登陆当地的查询网站并输入编号便可验明“正身”,进而判断该楼盘有无销售资格。一旦您发现有证件编号与该楼盘存在不符,那么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开发商五证不齐,直接影响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内容有哪些钢结构工程的大量增加,使得纠纷就增多,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规范来规范工程、规范施工的行为,以此多一个考量。钢结构......
·夫妻一方如果离婚时不诚认财产行吗?
夫妻一方如果离婚时不诚认财产行吗如果离婚时不承认财产是不行的。可以搜集证据,到法院起诉离婚,主张分割共同财产。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关系以婚姻关......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意义是什么?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有妨害民事诉讼秩序行为的行为......
·工伤医疗费保险范围
工伤医疗费保险范围我们每个人在获得工作后都会由用人单位代为缴纳保险且自己也会缴纳医疗保险。在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工人,他们很容易在施工时受伤,......
·在我国劳动合同到期赔偿金吗
虽然理论上来说劳动合同到期以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就已经告一段落,劳动者可以按照相关流程正常的和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这并不代表......
·如何进行海事担保?
如何进行海事担保??担保作为保障民事权益实现的一种古老法律制度,横跨债权法和物权法两大领域,其重要性及复杂性勿庸讳言。狭义上的海事担保(或称......
·工程转包给个人合法吗
不合法。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转包是违法的。转包给个人或者其他公司也是违法的。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
·什么是环境行政诉讼?
环境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根据对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环境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
·一、深圳市抚养费标准年是怎么规定的?
一、深圳市抚养费标准年是怎么规定的?深圳市抚养费标准的规定主要是: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上班路上公交工伤如何确定?
上班路上公交工伤如何确定?一、上班路上公交工伤如何确定?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相关规定:第九条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
·一、劳务工是不是随时可辞职的?
一、劳务工是不是随时可辞职的?不可以随时走,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如果员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