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需要债务人同意吗?
一、债权转让需要债务人同意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根据合同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情形外,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他人,且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是债权转让必须要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二、不可转让的债权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包括以下三种: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
包括:一是基于个人特别信任关系发生的合同债权,这类合同债权因具有强烈的人身信任关系,故不得转让他人。
二是“基于特定的债权人行为为内容的合同权利”。
三是属于从权利的合同债权。
(2)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可转让的债权。
根据合同自由的原则,如果债务人只愿意向合同债权人履行债务,合同当事人当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3)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
例如,我国《民法典》第6l条就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公法上的债权,包括抚恤金债权、退休金债权、劳动保险金债权等。
三、债权转让有什么特征
1、债权让与具有非要式性。债权人与第三人就让与债权意思表示一致,债权让与合同即告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以外,无须履行特别的合同的形式,债权让与合同是否作成书面形式,不影响其效力。对已经作成债权证书的债权进行让与,虽须交付债权证书,但该行为属于履行附随义务而非债权让与的成立要件。
2、债权让与具有无因性。债权让与是基于各种原因而产生,可能基于买卖、赠与,也可能是代物清偿,但不论其原因为何及其有效与否,对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并无直接影响。这就是债权让与的无因性。该无因性,其目的在于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以及善意受让人的利益。
3、债权让与是处分行为。债权让与是将债权作为一项财产进行处分,所以要求让与人就债权必须具有处分权限和处分能力。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除非经债权人追认,否则,其行为无效。
债权转让指的就是债权让与,债权人可以将自己的债权让与给他人,但是根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当事人约定不可以转让的、法律规定不能转让的债权除外。因为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所以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要经过债权人的追认,这样转让行为才会有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如何举报嫖娼 嫖娼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不管是卖淫行为还是嫖娼行为,其实在我国都是不允许的,而一旦发现有人进行卖淫嫖娼活动的话,则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经过查实可以对具体的人员作......
·义务帮工和好意施惠的区别是什么?
义务帮工和好意施惠的区别是什么?好意施惠与义务帮工这个首先要看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存在雇佣关系的可以认定为好意施惠。好意施惠又称情谊行为,乃指“......
·农村土地使用年限过期怎么办?
农村土地使用年限过期怎么办?农村的土地与城镇土地不同,它是属于集体所有,农村实行的是土地承包制,集体将土地承包给农民经营,农民对土地只有使......
·集资诈骗的认定和处理是怎样的?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些企业向社会募集资金,并且允诺高额的利息。有的携款逃走致使资金不能返还,这其实就是一种集资诈骗的行为。......
·生前夫妻怎么立遗嘱给孩子?
生前夫妻怎么立遗嘱给孩子?夫妻可以通过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订立遗嘱。被继承人是有权处理个人合法的遗产,被继承人可能将遗嘱指定由......
·第二次入职试用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要求?
第二次入职试用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要求?面对劳动者离职后又重归工作岗位的情形,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不能与之再次约定试用期,否则违反上述法律规定......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况是怎样的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况是怎样的?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这是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和基础。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债权人的债权已经......
·北京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北京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相信您都听说过防暑降温费,各地区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防暑降温费的标准,同样,北京也制定了北京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重组家庭子女的财产继承权是平等的吗?
重组家庭子女的财产继承权是平等的吗?重组家庭子女的财产继承权是平等的,两者都是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被继承者的遗产,但前提也是要确定继子......
·劳动法中工伤鉴定什么时候做合适?
工伤认定问题现在已经不难看见了,现在申请工伤认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只是知道去申请,从来没有深入去了解,比如工伤鉴定什么时候做合适,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