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想象竞合如何处理?
一、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想象竞合如何处理?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想象竞合的处理方式是按照两者当中罪名较重的一个罪名来进行处理,因为想象竞合的这样的一种原则是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普遍承认的一种状况,所以他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同时它和数罪并罚的规定也存在着差异。想象竞合犯的原则,即于犯罪行为所触犯之各罪中,从一重罪处罚,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例,是十分合理的。之所以“合理”,是因为采用这种处罚原则符合想象竞合犯本身既区别于一罪,又区别于数罪的独特本质这个内在之“理”。
法条竞合说看到了两种竞合犯罪形态的表现的相似之处,却将两种根本不同的犯罪形态混为一谈。法条竞合犯作为罪数形态来讲应归入单纯一罪的范畴,之所以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是由于刑法条文规定的错综复杂,条文之间具有包容或交叉关系所致,且其中必有一个条文能够完整表述其构成要件,因而法条竞合犯不过是单纯一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两罪的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
1、主观要件方面:非法拘禁并不要求具备非法目的,而绑架罪必须要求具备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的目的。
2、客观行为方面:非法拘禁要求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比如非法逮捕、拘留、监禁、扣押等,包括对他人身体实施强制力拘束,也包括间接拘束,使他人不能或者明显难以离开、逃离;而绑架罪要求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者以实力控制他人,绑架的行为应当具有强制性。
3、法定刑方面: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不适用死刑,而绑架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可以适用死刑。
4、实践中认定方面:行为人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只构成非法拘禁罪,不成立绑架罪。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国家关于一些想象竞合和具体的数罪并罚的处罚规定的话是不一样的,想象竞合必须要是两个犯罪行为同时的来进行,在主观和客观层面当中都存在着一些具体的严格要求的,这样才能择一重罪处罚。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保险公司个人所得税如何退税
保险公司个人所得税如何退税一、保险公司个人所得税如何退税?第一步:准备申报1、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900万怎么判罚?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900万怎么判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
·指示交付是否使用善意取得制度?
指示交付是否使用善意取得制度?指示交付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之一就是善意受让人由于相信无处分权人享有处分权而与之交易,这就要求......
·说明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说明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
·注册资本达到多少是一般纳税人?
注册资本达到多少是一般纳税人?一、注册资本达到多少是一般纳税人?实收资本50万元人民币(按照地方政策而定)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应向税务......
·土地互换合同生效条件是什么?
土地互换合同生效条件是什么?土地互换合同生效条件是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普遍应具备的条件。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有效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即民事......
·不服法院做出的离婚判决怎么办
很多人会在离婚诉讼中,诉请法院一起解决财产分割纠纷。但是法院做出判决对财产进行处分后,另一方当事人都对判决结果不满意。那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不......
·让律师代写个遗嘱多少钱
让律师代写个遗嘱多少钱关于律师代写遗嘱多少钱这个问题,每个地方的收费是不一样的,若是是要律师代写的话,一般是几百块钱,律师遗嘱见证需要一般一......
·机动车强交险赔偿有哪些
机动车强交险赔偿有哪些?1、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于交强险的赔偿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投了保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
·一、交通事故致伤二次住院怎样赔偿?
一、交通事故致伤二次住院怎样赔偿?交通事故致伤二次住院根据实际损失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