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时间限制是怎样的?
一、委托手续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鉴定材料目录清单)。
1、诉讼案件中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必须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非诉案件中的委托:要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防止委托人提供虚假材料,应当填写材料转接单,让委托人提供保证材料真实的申明书。
二、受理与拒绝受理:、
1、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鉴定委托后,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应当予以受理。
2、不予受理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6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
(一)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四)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
(五)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三、司法鉴定费用的支付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12条:诉讼过程中因鉴定、公告、勘验、翻译、评估、拍卖、变卖、仓储、保管、运输、船舶监管等发生的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决定由当事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后十天内,根据省级司法和物价行政发布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或相关各方协商的收费标准,向委托人提交《鉴定费支付通知单》。
四、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时间限制是怎样的
完成鉴定的时限:法定期限《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令第107号)第26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以上就是关于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时间限制是怎样的以及有关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相关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总而言之,目前来说由于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性,鉴定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仅对有争议的事实进行鉴定,不是全盘鉴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拆迁没签协议,房屋被强拆了,怎么办?
拆迁没签协议,房屋被强拆了,怎么办?所谓“非法强拆”是指没有强制执行法律批准文件的强制拆除行为。比如在房屋征收中,如果没有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属......
·老人再婚后财产如何继承
结婚是夫妻双方爱情的延续,但是总是有夫妻因为生活的琐碎,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之后再婚双方的财产分配,如何继承又是个容易起纠纷的问题,我国法律......
·允许交警暂扣车辆的情形有哪些
允许交警暂扣车辆的情形有哪些一、允许交警暂扣车辆的情形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
·企业倒闭政府会垫付工资吗
企业倒闭政府会垫付工资吗?市场经济下企业倒闭是不幸的,同样不幸的是员工的薪资保障。破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劳动者薪资发放不及时,劳动者缺乏保障......
·申请国家赔偿超过国家赔偿时效该怎么办?
在我国公民的权益不受任何人的侵犯,就算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不行,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权行使过程中侵犯到了我们的权益,我们可以依法......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一、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1、协商解决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应首先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同时也是在......
·军人离婚的诉讼管辖
一、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条对军人离婚诉讼管辖作出了详细规定,将军人分为文职军人和非文职军人,并以此来区分军人离婚......
·债务纠纷的证据该怎么来收集
债务纠纷的证据该怎么来收集一、债务纠纷的证据该怎么来收集搞好证据收集。诉讼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债权人只有凭借证据才能证明白己诉......
·_最新酒驾处罚标准是什么?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记12分,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记12分,由公安机......
·醉驾发生了轻微交通事故能判缓刑
只能说符合缓刑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由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具体的还要看酒后驾驶有没有导致什么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情况来判断。《刑法》第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