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可以授予专利权吗 一、化学物质可以授予专利权吗?
一、化学物质可以授予专利权吗?
化学物质一般是不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二、专利申请一般流程
(一)确定申请类型
1、发明产品形状、构造、生产工艺、配方保护20年
2、实用新型产品形状、构造或两者的结合保护10年
3、外观设计产品形状、图案或色彩与它们的结合保护10年
(二)撰写申请文件内容:
1、发明(实用新型):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摘要、摘要附图。
2、外观设计:请求书、外观设计图或照片、外观设计简要说明。方式:自己撰写或委托代理机构撰写。
(三)递交专利文件
1、直接邮寄或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
2、面交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代办处(上海成都北路333号南9号楼916室)
(四)缴纳申请费用
1、发明900元/件;实用新型500元/件;外观设计500元/件。
2、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输申请费用减缓手续,按30%缴纳,并且年费的前三年也可以按30%缴纳。
三、须准备以下材料:
1、发明创造名称;
2、现有技术资料(与本发明创造最接近的并已经公开技术资料,包括已经发表的科技论文、已经公开了的专利或完成本发明创造所参考的文献资料);
3、完成本发明的目的;
4、达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要求详细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方法发明要求详细描述方法的步骤;
5、附图(机械领域的发明一定要求有附图):能清楚看到产品的结构,分清各零部件的连接关系,可分分解图、解剖图等;
6、具体实施例(完成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实验过程的实验数据);
7、本发明能够达到的最佳效果;
8、申请人为单位的需要单位盖章:申请人为个人的需要个人签字;
9、每个申请须提供清楚的申请人名称、详细地址、电话、邮编、发明人名称等材料。
因为化学物质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当事人发明出来的,所以说,针对化学物质授予专利权是不合理的,社会的整体发展,其实也基于科学家不断的发现了这些可以造福于人类的化学物质,有些有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就是有害的,能提早发现就能提早预防。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强制措施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强制措施是否可以折抵刑期?刑事强制措施一般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可以折抵刑期的刑事强制措施主要包括指定监视居住、刑事拘留......
·八级工伤事故赔偿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八级工伤事故赔偿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
·取保候审条件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
·打架派出所有权拘留多久
打架派出所有权拘留多久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拘留最长不得超过15天,而涉嫌刑事犯罪的拘留一般为7天加上报请批捕的时间可能达到1......
·与分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与分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的风险有哪些?1、与分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的风险主要是可能合同是无效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执行金额超出冻结金额可以吗
不可以,法院在冻结银行账户时,会严格的遵从于执行的标的(标的由:申请金额(含申请中的相关利息、罚息及违约金等)+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执行......
·个人注册成立公司的条件是什么?
个人注册成立公司的条件是什么一、个人注册成立公司的条件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三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储蓄卡盗刷犯法以什么罪来进行处罚?
储蓄卡盗刷犯法以什么罪来进行处罚?盗刷银行卡是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数额。如果是盗窃并使用的,涉嫌是盗窃罪。(注意刑法196条最后一款)盗窃罪......
·一审终审的案件有哪些?
一审终审的案件有哪些?对于诉讼案件,我国一般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但针对一些较为特殊的民事案件,则实行的是一审终审。那么实践中可以一审终审的案......
·罚金与罚款有什么区别2023
罚金与罚款有什么区别罚金与罚款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1、性质不同。2、作出决定的机关不同。3、法律依据不同。4、适用的对象不同。《刑法》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