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应付款股东的可以转到实收资本吗
一、其他应付款股东的可以转到实收资本吗?
可以转股权,必须是增资;如果是单纯的转为实收资本是转不了的,这必须要有相关的材料才可以办理,而且债权还必须是合法的债务才能进行增资,不然就是不合法的。
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第七条,债权人可以将其依法享有的对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
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应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一)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
(二)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
(三)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用以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有两个以上债权人的,债权人对债权应当已经作出分割。
债权转为公司股权的,公司应当增加注册资本。
二、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
(一)已被设立质权;
(二)股权所在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所在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
(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资本公开发行股份时,应当依法办理。
第十四条,股东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时间及方式由公司章程规定。发生变化的,应当修改公司章程并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申请办理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备案。
二、实收资本的转化途径
1、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会计上应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2、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在会计上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这里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均属所有者权益,转为实收资本时,如为独资企业比较简单,直接结转即可;如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应按原投资者所持股份同比例增加各股东的股权,股份公司具体可以采取发放新股的办法。
3、所有者投入
企业应在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综合上面所说 ,应付款就代表着是公司的债权,对于这种转换是必须要符合条件才能进行办理,如果没有通过相关的部门进行办理,那么一般是转换不了的,所以,在处理地的时候就要多咨询一下相关的部门,只合法的转换才不会承担法律的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我国法律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什么?
我国法律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什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的完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原因需要签订合同,但是又......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后可以退税吗?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后可以退税吗?个人所得税已缴税是否可以申请退税,应当看是否符合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是可以办理退税的,对于预缴或者已缴纳个人所......
·一、继子女能否继承遗产?
一、继子女能否继承遗产?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可以相互继承遗产,主要看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了抚养关系,形成抚养关系的可以继承继父母的遗......
·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增加吗?
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增加吗根据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那么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以增加吗?根据实际情况离婚后孩......
·经济适用房可继承吗 继承房产要缴纳遗产税吗?
由于经济适用房的特殊性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济适用房可以继承,也不受5年限制上市年限的限制,但继承后仍保持经济适用房的性质不变。即再次上市仍......
·通常工伤认定几天内需上报
关于工伤认定上报的问题,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申请进行工伤认定。毕竟,判断劳动者遭受的人身损害是否构成工伤,需要根据法律中规定的标准作出专门的认定......
·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诉讼参加人的规定是什么?
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诉讼参加人的规定是什么?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诉讼参加人的规定是以被监护人的利益为基本的原则来进行诉讼申请人员的指定,根据《......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挪用资金罪?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挪用资金罪?(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
·哪些亲属间算近亲结婚?
我国明令禁止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结婚,这也就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中规定的禁止结婚的条件。那么实践中,究竟规定了哪些亲属间......
·对行为人不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对行为人不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哪些?在我国法律法规中,设置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正是为了给当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行政处罚也是如此,在行政部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