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一户多宅”只能获得一处宅基地的补偿?
我国法律规定一家(以户口本计算)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不合法律规定拥有多个宅基地以及房屋者是不会得到拆迁补偿款的。各地方对每人最多拥有房屋面积是有最高规定的,超出范围的面积也不予补偿。但是符合分户条件的可以将户口独立出去可以拥有新的宅基地。
没有经过审批的建筑都属于违章建筑,无论是建在哪里,拆迁时都得不到补偿。
二、以下四种“一户多宅”是合法的,理应予以确权:
1、 面积总和符合宅基地面积标准
一户村民在本村有两处以上宅基地,但是加起来的面积总和并没有超过本地明文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此时就可以按一宅予以确权。
2、 因农房继承、赠与等合法途径形成的一户多宅(已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村集体成员)
我们都知道宅基地使用权是不能继承的,但是地上房屋作为农户的私产是可以继承的,加之“地随房走”的原则,因继承农房占有宅基地而形成的一户多宅,可以进行确权。
3、 宅基地合法买卖(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
同村村民之间符合法定条件的宅基地买卖是允许的。在农村很常见,比如符合分户建房条件,就申请宅基地建房,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批不下来,有人就选择购买本村的宅基房进行翻新或加盖,那么在没有分户之前的一户多宅也应当予以确权登记。
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物权法》第155条等有关政策,有条件的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不为法律所禁止,那么需具备的条件有:
(1)转让人与受让人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
(2)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
(3)转让人拥有两处以上的宅基地;
(4)转让行为需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随房屋一并转让才有效。
4、 因管理部门衔接问题造成的一户多宅
基于管理部门衔接造成的一户多宅应当予以确权。
5、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而另行建房造成的一户多宅
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但未分户另行建房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无异议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未分开居住的,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民事责任的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民事责任的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有哪些?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
·公司破产清算程序启动的效力和后果是什么?
公司破产清算程序启动的效力和后果是什么?一、破产清算程序启动的效力1、债务人于破产程序启动之时所拥有的及在程序开始之后新取得的财产,均应纳......
·可以转让的集资房包括哪些
可以转让的集资房包括哪些一、可以转让的集资房包括哪些目前,集资房纠纷案件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已经取得集资房产证后,因转让集资房而产生的纠纷......
·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是什么一、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是什么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依据是医疗行为对患者人身的损害程度。损害程度是通过损害的后果来体现......
·有权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包括哪些
有权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包括哪些公、检、法三机关均可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所以检察院和法院作出的监视居住的决定,也应当由公安......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什么?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什么意思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司法制度的保护的话,可以说就不存在知识产权这样一种说法了。现在国家在各行各业其实都是非常注重知识......
·自己开荒的土地征地补偿怎么算?
自己开荒的土地征地补偿怎么算?一、自己开荒的土地征地补偿怎么算?《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一、租赁客车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一、租赁客车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租赁客车交通事故责任由造成该事故的责任方来承担责任,若租赁客车的驾驶员有违章等行为,那么就由使用客车的驾驶......
·行政诉讼的诉讼标的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诉讼标的有哪些?1、行政诉讼中的诉讼标的是行政事项中的涉及到的权利关系,以及诉讼案件中涉及到的相关义务情况等。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
·事故处理中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是公安交管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否具有交通违法行为、其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客观情况认定当事人的过......
·怎么投资公司债券?
怎么投资公司债券?为什么要投资一、怎么投资公司债券债券的原理非常简单,大部分人不用学金融都能理解。债权人把钱借给债务人,债务人按照借款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