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适用的情形有哪些
一、无期徒刑适用的情形
(一)依法由人民法院判决的,犯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无期徒刑。如轮奸妇女,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二)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
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押送监狱执行刑期,接受教育改造,有劳动能力的,同时强制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改造。
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都是罪行十分严重、民愤较大、社会危害性特别大的犯罪分子,为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刑法给予这类犯罪分子以剥夺终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是有必要的、行之有效的。
如八二年、八三年开展的从重、从快、从严的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奠定了改革开放的良好社会秩序,当然,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手段,但依法从严处置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仍然是刑法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法之一。
二、无期徒刑适用对象是什么
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以及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
根据刑法和监狱法的有关规定,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场所执行;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根据刑法有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罪伏法、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立功表现的,可获得减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如果实际执行13年以上,还可以获得假释。但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无期徒刑适用情况:
(一)依法由人民法院判决的,犯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无期徒刑。如轮奸妇女,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二)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 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押送监狱执行刑期,接受教育改造,有劳动能力的,同时强制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改造。
关于无期徒刑适用的情形,我们就为您整理到此,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在刑事处罚中,无期徒刑属于其中比较严重的处罚,因此往往也是适用于罪行十分严重、民愤较大、社会危害性特别大的犯罪分子。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农民工欠薪能否直接执行保证金?
农民工欠薪能否直接执行保证金?不能由农民工直接执行,可以由司法机关判决后处理。企业欠薪长期损害劳工权益。因欠薪问题引发各种争端,也容易造成潜在......
·有能力员工辞退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有能力员工辞退的法律规定是什么?一、有能力员工辞退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有能力员工辞退的法律规定是一般情况下不与辞退,存在以下情况可以辞退:......
·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应由谁组织?
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应由谁组织?一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地重要,二竣工验收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只有通过验收才能证明此项工程合格。那么,单位......
·调岗不同意按旷工辞退是合法行为吗?
调岗不同意按旷工辞退是合法行为吗?1、调岗不同意按旷工辞退是不合法的行为,公司调岗需要和职员协商一致,没有经过职员的同意,公司单方面调整岗位,......
·房屋拆迁补偿有哪些规定
房屋拆迁补偿有哪些规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法律规定,对于拆迁的土地有一定的补偿措施,尤其是房屋拆迁这种涉及利益较广的。房......
·合同违约都应负精神损害赔偿吗?
合同违约都应负精神损害赔偿吗?合同的本质之一就是等价有偿,只有对那些包含精神利益或者以精神利益为主而缔结的合同,才能考虑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
·数罪并罚拘役最高多少年
数罪并罚拘役最高多少年在数罪并罚中对拘役的判刑最高不能超过一年。《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
·阴阳合同的含义
阴阳合同的含义阴阳合同是指少数房屋所有权人为达到逃避二手房交易所涉及的营业税等地方税收或骗取银行贷款的目的,在二手房交易中签订的两份合同。......
·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哪些?
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哪些?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哪些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年满18周岁......
·法庭上支持原告的辩护词可以提交吗
法庭上支持原告的辩护词可以提交吗可以,一般情况下,原告的辩护可以是普通公民,普通公民应该为家属,其余为法律工作者、律师、推荐的人。刑事诉讼法......
·法律紧急避险的概念是什么
一、法律紧急避险的概念是什么?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侵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