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支付货款中断诉讼时效吗?
一、债务人支付货款中断诉讼时效吗?
债务人支付货款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第138条的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173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三、民事诉讼流程
1、 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 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 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既然债务人有照常支付贷款,而且在约定的还款期限没有到期之前也不会产生诉讼时效这个问题,关键是还款期到了之后诉讼时效就会正式发生法律效力,但我们没有必要一到期就马上通过司法途径强制性要求对方还贷,但也一定要想办法督促对方还款。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民法典第56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56条具体内容是什么?随着我国法制化的建设,我国法律制度和内容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法可依。但同时我们公民也要了解相关法律,为了保护自......
·交通肇事刮蹭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刮蹭逃逸怎么处罚?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
·离婚房产分割之婚前房产出卖所得购房款婚内买房
1、夫妻一方婚后卖掉婚前个人名下房产换购大房子时,最好能够将婚后购买的房子产权只登记在自己一个人的名下。 ......
·取保候审怎样不留案底?
取保候审怎样不留案底?一、取保候审怎样不留案底?不留案底的取保候审只有是实施的犯罪情节比较轻,派出所有取保候审的案底,不能取消。我国没有前......
·出现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现在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双方首先选择的应是报警,由交警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处理。交警处理交通事......
·离婚男方财产抚养费要怎么承担?
当今社会,离婚率不断增长,由于感情破裂、不忠婚姻等等不可调节的原因,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在夫妻想要离婚的时候,他们的财产需要进行分割,同时......
·整形失败去哪里做鉴定?
整形失败去哪里做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的场所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中有着详尽的规定,区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顾名思义是由当事人亦......
·一、不赡养老人丧失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
一、不赡养老人丧失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