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倒车引发事故责任谁承担?
一、高速倒车引发事故责任谁承担?
高速倒车引发事故,倒车的小轿车驾驶员负事故全部责任,并且对该驾驶员作出罚款200元、记12分的处罚。高速公路禁止倒车,如果错过出口,应当继续向前行驶,在下一个匝道出口处驶出高速,切不可因一时图省事倒车。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一方在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4、行人一方在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包括哪些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3、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4、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5、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多久可以拿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快,按照各自的车道行驶,高速公路严禁倒车停车。而有的车主因为错过出入口,做出倒车的危险行为,发生事故的,其要承担全部责任。对这种违章的处罚是一次性扣12分。如果车主时候逃逸,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犯罪。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梅州市征地补偿新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广东省一共是化分为了四大行政区域,而梅州又属于四大行政区域当中的中心城市,可见广东省政府对于梅州的发展还是非常关注的。目前主要是梅州省政府最......
·取保候审逃跑会判几年
取保候审逃跑会判几年视具体情况而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
·个税退税审核需要多久时间?
个税退税审核需要多久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
·端午外地违章怎么处理
端午外地违章怎么处理外地违章主要有异地违章被开罚单和异地违章被电子眼拍照两种情况,可以根据下面四种方式进行处理:1、前往当地交管部门处理如果选......
·新农村建设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新农村建设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构成。一、土地补偿费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
·缓刑是否属于刑事处罚 缓刑是刑事处罚吗?
由于被判缓刑的罪犯可以暂时不用执行刑罚,因此就让人感觉这并不是刑事处罚,毕竟罪犯也没有实际到监狱服刑。那从法律层面分析的话,到底缓刑是否属于......
·一,公司欺骗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会怎样
一,公司欺骗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会怎样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
·2023新的个税退税流程是怎样的?
新的个税退税流程是怎样的?新的个税退税流程具体如下:1.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点击开始申报。通常都是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选了这项,......
·买房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其实在买房期房前
买房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其实在买房期房前,就应该考虑清楚买房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了。首先,当然是考虑房该不该买。解决了这个问题,才需要考虑买房中......
·刑法中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刑法中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