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中可以谈误工费吗?
可以,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它包括两部分,一是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二是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来队处理交通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伤残评定时机,按照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gb18667—2002)的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公安部正在起草《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待其发布后,即可按其规定计算误工时间。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二、误工费的证据
1、提供证明收入状况的证据
(一)《收入证明》 有固定收入的,由用人单位提供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资表和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内容包括受害人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职务和最近一年平均的月工资。
(二)《收入状况证明》 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内容包括从事的行业、工作所在地、工作内容,并提供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2、提供证明误工时间的证据
(一)《病历》或者《出院小结》。 正常情况下,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病历或者出院小结。 内容包括即医疗机提出的建议休息时间、需要加强营养、需要专人护理的建议。
(二)《误工证明》 所在的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误工期司法鉴定书》 即关于误工时间的司法鉴定文书。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所以,准确的来说,并非只要发生了交通事故就一定可以跟肇事者索要误工费,误工费的赔偿还是要全面理智的来看待的。国家虽然规定的没有收入的这些人在交通事故中也可以索赔误工费,但这里并不包括已经正常的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可退休后又被返聘的,被撞伤后肯定是有误工费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一、交通事故后赔偿款怎么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后赔偿款怎么赔偿标准是什么?(一)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
·分居时感情不和的证据有哪些
夫妻一方以分居两年为理由而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此时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即要提供夫妻之间分居时感情不和的证据,否则的话法官无法认定夫妻之间是否......
·在我国做个工伤鉴定要多久
近年来,各家企业加大了对员工工作环境,生命安全的注重。可是有时候,仍然会因为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员工遭受工伤。在生活中您遭遇了工伤,肯定......
·一、深圳地区离婚抚养费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深圳地区离婚抚养费标准是怎么样的?深圳地区离婚抚养费标准是当事人收入的20%到30%,还需要考虑到,就是孩子的实际方面,需要和父母经济方面的能......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汽车压黄线是逆向行驶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汽车压黄线是逆向行驶吗?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汽车压黄线是逆向行驶吗?压黄线不算逆向行驶,但是压黄线行驶也是要罚款的二、处......
·提起劳动诉讼应提交哪些证据
提起劳动诉讼应提交哪些证据一、提起劳动诉讼应提交哪些证据?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据材料:1、原、被告、第三人基本......
·员工上班时间打架算不算工伤?
员工上班时间打架算不算工伤?一、员工上班时间打架算不算工伤?在上班时间打架,除非是履行工作职责才受伤的,否则不能算工伤的,法律依据如下:《......
·一、以租抵债转租买卖不破租赁相互抵触吗?
一、以租抵债转租买卖不破租赁相互抵触吗?相互抵触,按照目前的司法实践,以租赁形式抵偿债务的,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原则。所谓买卖不破租赁,系指......
·社会抚养费是属于行政征收么?
我国现在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但是一些家庭却违反规定,生育三个甚至四个子女,这样的话就属于超生,计生部门要对其征收社......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权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权抚养权是基于家庭关系中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此种亲子关系下权利对象,为未成年人。《民法通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