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交通十级伤残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胫骨平台交通十级伤残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1、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二、误工费证据搜集:
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一)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二)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 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事实上,胫骨骨折也并非一定就属于十级伤残的,如果十级伤残是当地权威的伤情鉴定报告出具的鉴定意见,这样的话是会影响到日后伤残赔偿金的赔偿标准,但误工费赔偿标准的这一块,并不是伤残级别越严重赔偿标准就越多。如果要计算误工费的话,就不需要考虑是几级伤残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行政复议中止审理的期限多久?
行政复议中止审理的期限多久?一、行政复议中止审理的期限多久?行政复议中止执行没有具体期限的限制,待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
·一、男方在结婚前买房子是属于共同财产吗?
一、男方在结婚前买房子是属于共同财产吗?婚前一方购买的房屋,属一方的婚前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泰州市征地补偿标准的内容
年泰州市征地补偿标准的内容为了泰州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快,泰州市政府也采取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形式,在征地形式下,泰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泰州市征......
·没有结婚证如何办理出生证明?
没有结婚证如何办理出生证明?一、没有结婚证如何办理出生证明?办理孩子出生医学证明,不需要孩子父母结婚证,需要孩子父母持身份证,在生育子女......
·一、自书遗嘱日期涂改有效吗?
一、自书遗嘱日期涂改有效吗?1、自书遗嘱如果符合继承法的其他有效要件,仅仅,日期上作了修改,如果经鉴定能确认是被继承人自己修改的,自书遗嘱仍然......
·行政处罚滞纳金强制执行的流程是什么?
行政处罚滞纳金强制执行的流程是什么一、行政处罚滞纳金强制执行的流程是什么?一)催告程序1、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催告书应载明4项内容:......
·《民法典》离婚车子分配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离婚车子分配是怎么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保留付款凭证。除非父母明确表示是赠与自己孩子一个人的,否则就是共同的。那么婚后赠与的车......
·拒执罪公安立案后还能改自诉吗?
虽然国家将拒执罪定位为公诉案件可以让国家机关作为被侵犯公民的保障,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许多公民因为国家机关不作为行为而引发了另一方面的侵......
·农村房屋拆迁赔偿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农村房屋拆迁赔偿依据的标准是什么?2018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依据应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依据应包括哪些内容?现代社会,很多事故都会在我们的不经意之间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就是其中一种比较严重的事故,因为工程质量,它......
·民事诉讼一审变更诉讼请求可以吗?
民事诉讼一审变更诉讼请求可以吗?一、民事诉讼一审变更诉讼请求可以吗?民事诉讼一审变更诉讼请求是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