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入室盗窃可以取保候审吗?
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7、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8、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二、入室盗窃罪怎么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至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三)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在法律的适用上,是否适用于取保候审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来进行认定,如果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轻微,入室盗窃的过程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显然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具体的认定应当由司法机关根据取保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认定,符合条件即可进行取保。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管辖权异议提供哪些证据
管辖权异议提供哪些证据管辖权异议的证据主要涵盖几个方面即可。1、能证明诉讼标的的发生地点的证据;2、证明受理法院无权管辖此诉讼标的的法律规定即可......
·未续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未续订劳动合同怎么办根据现在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话只有用人单位给予补偿的可能,劳动者不需要补偿经济损失。劳动合同期满的,......
·疫情哄抬物价的判定标准
看各地政策规定。如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公共卫生I级、II级应急响应期间有关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理意见》规定,自202......
·热射病两个月后死亡算不算工伤?
热射病两个月后死亡算不算工伤?依具体情况而定上班期间中暑有两种情况可以算工伤:一种是:中暑被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中暑(职业病)的,根据新《......
·在我国产品质量赔偿包括哪些
在我国产品质量赔偿包括哪些日常生活当中,您所使用的任何一项产品,如果质量存在缺陷的话,那么很容易给当事人造成人身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害。并且您在......
·犯罪人员持刀抢劫十万能判多久
涉嫌抢劫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
·绑架罪未遂有些什么情形
绑架罪未遂有些什么情形1、在着手实施绑架行为时,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他人救助等原因,致使绑架没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2、行为人已经劫持了......
·交通事故需要赔偿哪些费用
交通事故需要赔偿哪些费用(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护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
·有没有规定没离婚女方不抚养孩子吗?
有没有规定没离婚女方不抚养孩子吗?孩子是父母血肉,是生命的延续,父母抚养孩子不仅是公序良俗,更是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
·一、代签房屋买卖协议要注意什么?
一、代签房屋买卖协议要注意什么?房屋买卖合同中的合同代签,一般是指因为房主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不能亲自到场而委托另一人代为签订合同。房屋买卖合......
·彩钢工程承包合同书如何书写?
彩钢工程承包合同书如何书写?在工程承包过程中,中标人应该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明确工程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一经签署,就具有了法律效益。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