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可以要劳动合同吗,这个做法合理吗?
一、员工可以要劳动合同吗,这个做法合理吗?
员工可以要劳动合同,这是合理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有什么后果
企业不及时与职工订立合同的后果是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甚至于直接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实施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4、《实施条例》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员工入职时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一份由单位人事部门保管,一份由劳动者本人留存。这两份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在发生法律纠纷时,合同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员工是应该保留一份劳动合同的,这是合理的做法。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2023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
·后妈算不算孩子的监护人?
后妈算不算孩子的监护人?后妈是合法的监护人,如果双方已经形成抚养关系,继母可以成为监护人,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且父亲与继母一起在抚养你的话,......
·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一年累计有多少天?
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一年累计有多少天?一、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一年累计有多少天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元旦、清明、中秋、端午、劳动节各1天、......
·土地承包合同遗失证明怎么开的相关内容
土地承包合同遗失证明怎么开的相关内容找专长律师:土地房产律师公司经营律师损害赔偿律师婚姻家庭律师合同事务律师土地承包在农村是非常多的,也......
·行政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
·到公安局报案警察会管重婚吗?
到公安局报案警察会管重婚吗?到公安局报案警察会管重婚,重婚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
·怎样订婚前财产协议,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如何
出于保护自身利益考虑,同时也为了避免婚后夫妻产生财产方面的纠纷,我们建议其实男女在结婚之前是可以签订一份婚前财产协议的。那么实践中,未婚男女......
·刑事拘留能探视吗
刑事拘留能探视吗一、刑事拘留能探视吗?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如果想要得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可以委托律师为你......
·一、离婚财产分割上诉状应该怎么写?
一、离婚财产分割上诉状应该怎么写?民事上诉状的写法:(一)首部应按顺序定出下列事项:1、标题“民事上诉状”。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一、对于重婚罪属于公安管辖吗?
一、对于重婚罪属于公安管辖吗?重婚罪的管辖机关不仅仅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仅仅是在重婚罪的立案侦查阶段起重要作用。由于重婚罪是起诉性案件,那......
·故意伤害最打残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最打残怎么判刑把人打残废了,可能是十年以上的刑期,也有可能是无期徒刑,这要看危害手段与致残结果(危害后果)及因果关系来综合裁量。《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