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司法鉴定程序式是什么
1、验收阶段:检验
鉴于该阶段设备尚未投产,相当于传统产品的“新”产品,此阶段发生纠纷,可委托检验机构依照技术协议、相关标准(企标、地标、行标、国标)进行检验,参考检验结果确定双方责任,而无需进行质量鉴定。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检验前应该给卖方合理调试期限,而且检验结果并非是确定双方责任的终局依据。
同时,鉴于此类设备修复性强、需反复调试的特点,还要综合考虑质量瑕疵是否重大、是否不可或不宜修复等因素来确定双方责任承担。因一次检验未能通过就断定设备不合格进而判决退货赔偿损失,既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将严重损害生产者生产积极性。例如对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所产出的产品次品率较高,达不到行业普遍标准。
2、使用阶段:鉴定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包修期内非因使用不当,卖方应该负责免费修理和更换部件。在这个阶段发生的诉讼,多是由于设备损害严重,维修费用高,卖方不认可是设备本身存在质量原因而引发。
在这个阶段发生的诉讼,通常就需要委托鉴定机构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是安装原因、产品自身质量原因还是使用不当造成的。
3、质量鉴定(检验)环节的配合
通常来说,在产品质量案件中质量鉴定(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当事人担心鉴定(检验)结果对自己不利,经常会不配合或消极对抗鉴定(检验)的行为,如不维护保养、故意阻拦进入现场等,甚至于在设备上做一些“手脚”,使鉴定(检验)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对涉案设备鉴定时止已有很长时间,系争设备在该期间处于食品公司的掌管之下而未作合理的、有效的保养,发生了传动部位锈蚀严重的现象,影响到该设备的启动,致鉴定人员无法对封口质量和生产能力实施检测。上述行为一旦被法院查明,法院往往会判令该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即可能会对该当事人作出不利责任认定。由此建议:为了分清责任,当事人应该留存好质量鉴定(检验)检样”(涉案设备),甚至提前做好一些证据的留存,如摄影、录像等,避免对方在设备上做一些“手脚”。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机械设备纠纷案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在买卖合同、承揽合同中发生。例如在买卖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当事人由于机械设备质量瑕疵为由单独提起诉讼,那么司法鉴定人就可以通过专门知识利用专业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分析,最终作出司法鉴定结论,有利于当事人解决纠纷。通过上文,您可以对机械设备司法鉴定程序增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工程合同管理监理措施的内容有哪些?
工程合同管理监理措施的内容有哪些?工程合同管理监理措施一、工程暂停及复工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总监理工程师可签发工程暂停令:1、业主要......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农村征地越来越多,每一次征收都涉及到利益的问题,而且还不是容易解决的,那就是农民最关心土地征收赔偿标准。下面我们来......
·夫妻离婚男方要给女方赡养费吗
一、夫妻离婚男方要给女方赡养费吗?夫妻离婚时男方不需要给女方赡养费,入锅抚养权归女方,男方只需要给孩子抚养费。夫妻间没有财产约定的,女方可以......
·车险理赔多久到账
车险理赔多久到账现在由于小汽车越来普及了,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那也有很多人开始关注车险了。那在发生了事故过后,保险公司对车子进行理赔。那这......
·网络诈骗定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网络诈骗定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家也更加关注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都会遇到......
·一、醉驾发生车祸重伤二级严重吗?
一、醉驾发生车祸重伤二级严重吗?醉驾发生车祸造成对方重伤二级性质是很严重的,因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商标无效宣告的5年起算点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商标无效宣告的5年起算点是否具有法律效益商标无效宣告的5年起算点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宣告无效是指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
·软件著作权使用年限是多久
软件著作权使用年限是多久5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如下:第十四条 ......
·一、劳动者随时打算辞职的可以立即离职吗?
一、劳动者随时打算辞职的可以立即离职吗?不可以,劳动者不辞而别,不履行法律规定的离职手续,是一种违法行为,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实际上处于一......
·民事诉讼中止审理情形有哪些?
民事诉讼中止审理情形有哪些一、民事诉讼中止审理情形有哪些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种,在《民事诉讼法》第150条中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