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经签了协议不入职可以吗?
签了协议却未上班,属于劳动关系未正式建立的情况。如果不想去了,直接通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就可以了。劳动者应当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认真想好再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不履行劳动合同不会在法律层面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个人的信誉始终是不好的。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入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4、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5、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形外,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
6、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7、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签协议之后不到公司办理入职,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违约责任,毕竟劳动关系从始至终都没有正式的建立过。这里的协议大多数都是指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的三方协议,学生不需要担心此问题,但还是要奉劝大家,任何时候都必须要谨慎考虑好了再做决定,书面协议不要随便乱签字。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既有违约金又有逾期利息可以同时主张吗
既有违约金又有逾期利息可以同时主张吗?可以,在借款合同中要求同时支付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的诉求能够得到支持。违约金的规定强调了违约金的补偿性理念,......
·房屋拆迁怎么赔偿?
房屋拆迁怎么赔偿?一、房屋拆迁怎么赔偿?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赔偿金。具体的赔偿项目包括:(1)房屋......
·通过微信借钱不还算诈骗吗
微信借钱不还算诈骗吗认定借款行为是不是诈骗不是看最终能不能还款,而是看在借钱时有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如果借钱时就说很单纯地希望借钱使......
·公司倒闭怎么赔偿员工
公司倒闭怎么赔偿员工公司破产,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首先是补偿员工应得收入。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职工的工资和医疗......
·立遗嘱之前去那做司法精神鉴定
立遗嘱之前去那做司法精神鉴定一、立遗嘱之前哪做司法精神鉴定?可以到在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但立遗嘱之前不需要做司法精神鉴定的。《中华......
·高空坠物怎么免责,如何判定?
高空坠物怎么免责,如何判定?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第一,“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确定了具......
·在法律上来说网络诈骗严重吗
在法律上来说网络诈骗严重吗当前,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了,无论是生活办公,还是娱乐出行,没有网络简直是寸步难行。我们在网......
·民事诉讼对于审判人员回避是怎样规定的
民事诉讼对于审判人员回避是怎样规定的一、民事诉讼对于审判人员回避是怎样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
·对司法鉴定结果不承认的方法有哪些?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双方对某一事实存在较大的分歧,可以通过司法鉴定程序来确定事实结果。但是司法鉴定的鉴定意见必然对诉讼双方的其中一方不利。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