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一、如何判断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1、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用工。
2、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实际用工。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权益,针对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实际用工的情况,可根据《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要具有独立的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材料、服务的劳动对象、一定的资金等,以及还有健全的劳动组织和相应的技术条件等要求;劳动者要符合达到法定年龄以及具有相应的劳动能力。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就是劳动者所从事的业务工作是单位所要求的,而且有利于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单位谋利益。
二、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合同,但是要证明劳动关系,可以提交什么依据呢?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例如:工资单、社会保险记录单、住房公积金单等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还有由公司签字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薪资确认书、调岗通知书等证明。
(4)考勤记录。例如:公司使用软件的打卡记录,加班安排通知等。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6)除了以上提到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依据外,还有其他一些证据,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举证。
三、劳动者没签合同,有没有经济补偿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以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签订劳动合同的前一天。
未签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可以出示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例如:工资单、社会保险记录单、住房公积金单等记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原告又起诉需要重新写起诉状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纠纷,那么如果协商无果的话一般会通过诉讼的手段来解决,但是法院在一审完毕后提交二审法院时,会出现发回重审的......
·视听资料是直接证据吗,有什么特征
视听资料是直接证据吗,有什么特征随着人们的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采用图像、录音等方式进行收集证据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视听资料的相关认识并不是......
·单位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按什么准则定罪处罚?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定罪,应当结合犯罪事实来认定,一般情况下,如果违法分子存在利用当事人的知识产权如注册商标、著作权、复制当事人的作品、或者窃取......
·故意毁坏财物罪怎么判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怎么判刑处罚《刑法》中并未规定破坏他人财物罪,一般故意破坏他人财物的行为,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具有严重情节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
·工程质量问题是什么?
工程质量问题是什么类别?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财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轻则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重则......
·农村土地赔偿最新政策最新内容是什么?
在广大农村,土地是农民物质生产的基础,不少农民还是以耕种土地为生。当政府搞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到农民土地的时候,应该对失去土地的农民一些补偿。......
·没结婚的孩子抚养权归谁
现实中,不管父母是否有正式结婚,对于生下了子女的,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律中的规定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而即使父母没结婚的孩子,在父母解除了同居关系......
·机动车超员怎么处罚
机动车超员的处罚: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扣6分,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以外的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扣......
·派出所传唤不去有什么后果
派出所传唤不去有什么后果警察传唤,分为治安传唤和刑事传唤。这里要强调一下,警察传唤,必须去。面对治安传唤,如果不去,并且没有正当理由的话,公......
·打架牙齿司法鉴定标准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矛盾,除了吵架之外,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打架了,但是打架的时候双方由于情绪激动,往往无法控制好分寸,一旦把对方的牙齿打掉了,受......
·以股权出资的规定是否可以视同销售收入?
现在,我们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剧中,可能都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们对法律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以股权出资的规定是否可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