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欠钱不还怎么延长诉讼时效?
一、老赖欠钱不还怎么延长诉讼时效?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宽限之日或者催还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2、可以重新打借条或者更改还款期限,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3、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5、保留催讨债务的各种证据,如请求清偿债务时出行的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证明一直在主张权利。
6、通过非诉讼方式主张权利,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主张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时间即重新计算;
如调解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规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就从履行期限届满时重新计算。此外,债务人向仲裁机关或有关主管机关主张权利的,也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二、诉讼时效可以被延长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由于超过时效会失去胜诉权,故此大多数的债权人在遇到多次催还对方都依旧不还钱的情形时,初步确定自己无法采取协商的方式要回借款后,一般会采取提出诉讼或者是调解请求的方式来延长诉讼时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结婚以后夫妻开厂算共同财产吗
结婚以后夫妻开厂算共同财产吗一、结婚以后夫妻开厂算共同财产吗?1、一般算夫妻共同财产,结婚后,工厂的生产、经营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2、......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是什么?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主要区别如下:1、客观要件不同。前者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后者客观......
·领证后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能性有多大
领证后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能性有多大领取结婚证那一刻起,两位就是夫妻,自此买房,只要房产证是夫妻一方名字,或两位名字,在没有事先特殊书......
·造成交通事故报警违法吗?
一、造成交通事故报警违法吗?造成交通事故报警显然是合法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不管你是不是交通事故的责任方都......
·针对贷款买车首付多少
针对贷款买车首付多少的问题,由于购买车型的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及银行、担保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的不同所收取用户的购车成本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贷......
·一、 交通事故车辆押金可以退还吗?
一、交通事故车辆押金可以退还吗?交通事故车辆押金可以退还,对于交通事故押金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司法实践,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事故车辆......
·如何区分伪证罪与包庇罪
如何区分伪证罪与包庇罪的?(一)犯罪主体不同。窝藏、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赡养义务起诉状怎么写
您都知道,父母年老之后子女是有义务对其进行赡养的,如果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起诉子女要求其给付生活费、医药费等等。下面,我们为您带来......
·因玩忽职守罪犯罪的应该怎样处罚
因玩忽职守罪犯罪的应该怎样处罚一、因玩忽职守罪犯罪的应该怎样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区别是什么?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区别是什么?一、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区别是什么?(一)性质不同。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一种制裁,而行政强......
·一、婚姻当事人外遇怀孕重婚罪吗?
一、婚姻当事人外遇怀孕重婚罪吗不一定构成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