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客户不要发票算偷税吗?
一、对于客户不要发票算偷税吗?
这个不算做偷税的。
偷税是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
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当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偷税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企业偷税漏税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一)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熟悉:违反税法行为及相关法律责任(如:罚款金额、倍数、比率)
重点:对偷税行为的处罚(结合综合题)
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给予同样的处罚。
偷税额1万元以下1—10万10万元以上
偷税比例10%以下10—30%30%以上
处罚征管法处罚:
①补税
②滞纳金
③罚款偷税数额50%—5倍。
刑法处罚:
①罚金:1—5倍
②判刑:3年以下有限徒刑刑法处罚:
①罚金:1—5倍②判刑:3—7年
综合上面所说的,偷税就是属于纳税人没有按法律的条款来支付税费,但对于在此行为的认定上需要按法律所规定的条件来进行处理,如果是他人不需要发票这种行为是构不成偷税的,所以,在处理上面就会结合实际情况来,偷税轻者罚款,严重者承担刑事的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法律顾问一般怎么收费
?
法律顾问一般怎么收费?一、企业法律顾问企业聘请一个法律顾问的话可以帮助公司更加顺利的解决任何纠纷,除了企业外学校、社区或其他的单位也会聘请......
·如何对充值会员卡非法集资进行认定?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导致不少老百姓上当受骗,日常生活中,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一些方式让人难以防范。有些商家在经营的时候,会对......
·一、粉碎型骨折工伤鉴定几级伤残?
一、粉碎型骨折工伤鉴定几级伤残?根据实际受伤情况而定,一般只能鉴定到十级的,也有能鉴定到八级的,等等不一。第一、看伤到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左......
·我们在生活中都知道
我们在生活中都知道,无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都有监护人。监护人一般为亲生父母,特别情况也会是其他人。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
·中止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形有哪些
中止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形有哪些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19条规定,被拘留人在收拘时候或者收拘后有4种情形,拘留所建议拘留决定机关作出停止执行拘留的......
·管辖权异议上诉驳回后要重新确定举证期限吗?
管辖权异议上诉驳回后要重新确定举证期限吗?在司法实践中,人们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可能做出驳回的裁定,那么管辖权异议上诉驳回后要重新确定举证期......
·诉讼离婚的适用条件都有哪些
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这都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而夫妻如果想要解除婚姻关系,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若不能满足适用的条件,自然也就不能顺利的办......
·刑事自诉案件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刑事自诉案件的类型主要有哪些?一、刑事自诉案件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刑事自诉案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
·主要是以下人群需要入户苏州:
主要是以下人群需要入户苏州:1、父母为了小孩在好一点的房子的;2、由于限购,没有购房资格需要在苏州买房的;3、房产不满三年,社保不满三年,不......
·离婚时小孩抚养费协议书怎么写
一般只有对于未成年的子女,父母才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因此,就算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也是要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这种情况下要是离婚夫妻可以对小孩......
·如何提取继承的住房公积金?
如何提取继承的住房公积金?一、如何提取继承的住房公积金?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家属(继承人、受遗赠人)凭死亡证明或法院宣告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