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顾小东律师法律网
25.nj64.com
南京顾小东律师电话025-84110110

诽谤罪的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诽谤罪的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向公众公开扩散。方式可以是言语散布,也可以通过图画、报刊、微信、QQ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二、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后者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保险受益人的财产可以分割吗
      保险受益人的财产可以分割吗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


·公司法人要承担公司债务?
      公司法人要承担公司债务?一、公司法人要承担公司债务吗?一般由公司以自己的财产承担,一般法人不承担。公司具有独立人格,法人代表如果作为自然人......


·一、劳动合同签订的规定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签订的规定有哪些?《劳动合同法》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


·国有土地使用证期限是多久?
      国有土地使用证期限是多久?一、国有土地使用证期限是多久?据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


·附随义务是法定义务吗?
      一、附随义务是法定义务吗?附随义务是法定义务,《民法典》中的附随义务大体包括以下六类:(1)通知义务,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


·危险物品肇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我国禁止携带危险物品乘坐交通工具,这点相信您都知道。然而在生产、储存、运输危险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重大事故,对于这样的行为,在造成了严重后......


·签订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签订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一、签订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


·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
      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是怎样的?法律为了保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相应的抗辩权,其中包括了后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


·通常情况下入职当月有工资吗
      您在找到工作以后,就会很快的办理入职手续以后就可以到公司上班了,但是很多人刚到公司入职对于公司的工资发放不是很了解。那么通常情况下入职当月有......


·一、买房子主要看什么意思、了解哪些基本问题?
      一、买房子主要看什么意思、了解哪些基本问题?买房,首先就是要看五证,一个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二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三是建设工程开工......


·偷税漏税公司负责人离职就不需要判刑了吗
      偷税漏税公司负责人离职就不需要判刑了吗?偷税漏税公司负责人离职也可能被判刑,只要偷税漏税是负责人在职期间发生的,并且负责人对偷税漏税负直接责任......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顾小东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顾小东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