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股份转让流程是什么?
一、公司股东股份转让流程是什么
对于股东个人而言,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权转让的手续: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及其他文件,修改公司章程,修改股东名册,更换出资证明书,到工商局办理变更登记。
二、个人股份转让注意事项是什么
1、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股权转让方,扣缴义务人为受让方。受让方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扣缴义务人需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将股权转让情况告知主管税务机关。
3、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4、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是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即股权转让所得纳税人要在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办理纳税申报。
5、股权转让的纳税时间应在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后的次月15日内。
6、股权转让行为时间点的界定有六种情形:
(1)受让方已经支付或支付部分股权转让价款的;
(2)股权转让协议已经签订并生效的;
(3)受让方已经开始履行权利的的;
(4)国家相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
(5)办法第3条第4到第7项行为已经完成的;
(6)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经发生转移的。
7、被投资企业要在董事会或股东会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局机关报送关于股权变动事项的相关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会议纪要等资料。
8、被投资企业发生股东变动的,要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报送包括股东变动信息的《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及股东变更情况说明》。
就税法的一般原理而言,股权转让与其他财产转让一样,其收益的性质属于资本利得。资本利得的计税基础为转让财产所获得的收入与被转让财产的取得成本之间的差额。 套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的表述方式,股权转让所得为企业"转让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 或者"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 。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一、离婚后重新达成财产协议是合理的吗?
一、离婚后重新达成财产协议是合理的吗?如果无过错那么离婚后重新达成财产协议是不合理的。在离婚后未满一年的,因反悔原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向法院......
·商家口罩涨价多少会被罚?
商家口罩涨价多少会被罚?超过了政府物价部门的限价价格的就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处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明确规定了相关处罚情况......
·毒品死刑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一、毒品类别1、鸦片1000克以上;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
·如果别人欠钱不还钱怎么办?
如果别人欠钱不还钱怎么办?一、如果别人欠钱不还钱怎么办?如果别人欠钱不还钱的话可以直接向债务人索要欠款,可以就还款事宜友好协商,如果债务人......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二手房买卖必须网签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二手房买卖必须网签吗?二手房买卖网签问题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实行了二手房网签,要进行二手房买卖就必须要进行网签;如果所在地区......
·对于旧车过户流程是什么?
对于旧车过户流程是什么?1、资料准备2、凭以上资料,到二手车市场开具二手车交易发票3、凭第一项和第二项到车辆管理所办理过户手续4、凭车辆管理所新办......
·国际注册的注册证和有关国家的保护关系
国际局收到由成员国国家主管机关发来的国际注册申请之后,如手续齐备即在国际注册簿上进行登记注册,将此注册刊登在名为《国际商标》的国际公告上,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多少年?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多少年??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什么法律特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四点:违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
·根据刑法规定重婚可以起诉第三者吗?
根据刑法规定重婚可以起诉第三者吗?根据刑法规定重婚可以起诉第三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第三者都是能够被告的,因为我们国家规定第三者必须要构成重婚罪......
·公司无故处罚员工罚款怎么办
可以拿着凭证先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对劳动仲裁法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以自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