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被骗重婚有了孩子怎么办?
一、被骗重婚有了孩子怎么办?
当事人被骗,对方构成重婚,并且生育孩子的,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对方重婚罪或者诈骗罪,并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起诉重婚需要准备证据如下:
1、本人的结婚证或婚姻证明,证明自己的身份与被诉人是合法夫妻。
2、被诉人与他人结婚的结婚证(一般应通过民政局查询取得婚姻证明)、证明被诉人与他人结婚事实。
3、如果被诉人与他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应取得被诉人居住周围的有关机关或证人的证言,证明被诉人确实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居住在一起。
二、重婚犯罪类型有哪些?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三、重婚情况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确定?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以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优先考虑:
(1)以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综上所述,当事人和他人结婚并生育子女,之后发现对方重婚的,应当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可以准备好刑事自诉状及其它证据材料,去法院立案。对构成重婚罪的被告人,法院量刑标准是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被告有诈骗情节,还能追究诈骗罪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休病假一个月工资该怎么样发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生活作息不规律难免生病,再加上各种意外频发交通意外、拥挤踩踏等一些非自然人为因素给您带去的伤害,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
·农村个人开荒土地使用有什么规定?
农村个人开荒土地使用有什么规定?农牧业在不断的进行快速发展,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耕地是否够农民的种植,如果不够的情况下就会开荒种田,但......
·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分类?
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分类? 一、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
·寻衅滋事怎样量刑处罚的
一、寻衅滋事怎样量刑处罚(一)《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
·非法经营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非法经营罪处罚标准是什么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恃别严重的,处五年以......
·行政复议法28条第一项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行政复议法28条第一项规定的内容是什么一、行政复议法28条第一项规定的内容是什么?《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
·离婚协议书的生效时间是什么时候
协议只有在生效之后,才能对当事人产生约束的效力,通常协议在成立的时候就会自动生效,但对于离婚协议书来讲却不是如此。那么离婚协议书生效时间是什......
·离婚后男方拒付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后男方拒付抚养费怎么办(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
·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
?
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1、肖像制作专有权;就摄影而言,即通过照相将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胶片、相纸或其他物质载体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转化为肖像......
·一、新员工辞职是否可随时走人?
一、新员工辞职是否可随时走人?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如果员工不辞而别,未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