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养人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一、被收养人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93条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被收养人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丧失父母的孤儿;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其中,孤儿是指父母已经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儿童;未成年人是指年龄尚未达到十八周岁的幼儿、儿童、青少年;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是指生父母因伤、病、残或经济困难以及客观条件不许可等原因,无力抚养的孩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九十三条 【被收养人的范围】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一)丧失父母的孤儿;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二、养父母可以单方解除收养关系吗
首先收养关系并不是可以随便解除的,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诉讼解除与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两种。同时,协商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下需要养父母双方都同意解除收养关系才能够解除。所以,养父母一方单方面解除收养关系是无效的。
收养关系是可以解除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来说,以下情形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
有上述条件之一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另外,养子女年满八周岁的应征得本人同意。被收养人仍未成年的,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送养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
如果作为养父母一方想解除收养关系的话,可以参照上述条件确定一下自己是否符合解除收养关系,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除收养关系:
1、协议解除: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或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之间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如果能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需要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2、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法院解决:如果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其中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法院会依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就会判决解除。
目前我国孤儿的数量很多,但想要收养儿童的家庭也不少。收养了小孩之后,就形成了收养关系,但收养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是可以解除的。如果成年的养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或者有赌博等恶习导致关系恶化,可以解除收养关系,这也是对收养人的一种保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在施工过程中
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纠纷。施工前签订的合同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纠纷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对相关情形进行了规定。针对......
·民事诉讼一审生效后可以申诉吗
民事诉讼一审生效后可以申诉吗?在现在的社会上,不愉快的事情时常发生,那么需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的纠纷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当民事诉讼一审生效后,经常......
·约定服务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服务期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期限。服务期可以长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只要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通过合同固定下来......
·做一次司法鉴定要多少钱?
一、做一次司法鉴定要多少钱(一)不超过10万元的,按照本办法附件中所列收费标准执行;(二)超过1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收取;(三)超过50万元......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1、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
·破产清算职工赔偿是如何的
破产清算职工赔偿是如何的一、破产清算职工赔偿的范围根据《企业破产法》劳动者可以得到以下补偿:1、公司欠劳动者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
·借款合同的有效诉讼期是多久
借款合同的有效诉讼期是多久?借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如下: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
·刑诉法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又叫暂缓执行,虽然说犯罪嫌疑人可以暂时不用坐牢,但是在执行缓刑期间实际上人生自由等这些也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的。如果不遵守缓刑执行期间......
·抚养费的给付标准是什么
对于未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此时也是需要实际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的,当然这时是通过给付抚养费的方式进行的。那您知道这个抚养费的给付标准是什......
·工商股权转让协议是怎样的
工商股权转让协议是怎样的股东转让出资合同书转让方:__________受让方: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关于“股东之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