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年费要多少
一、实用新型专利年费要多少
从第1年至第3年每年 600元从第4年至第5年每年 900元从第6年至第8年每年 1200元从第9年至第10年每年 2000元
二、实用新型专利的特点
专有性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所谓专有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性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出口的权利。也就是说,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进行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出口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出口依照其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就是侵犯专利权。地域性根据《巴黎公约》规定的专利独立原则,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指一个国家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不承担保护的义务,对其一项发明创造只在我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我国享有专利权或独占权。如果有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使用或销售该发明创造,则不属于侵权行为。搞清楚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很有意义的,这样,我国的单位或个人如果研制出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发明创造,就不仅仅是及时申请国内专利的事情,而且还应不失时机地在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否则国外的市场就得不到保护。
时间性:所谓时间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有拥有得法律赋予得专有权只在法律规定得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就不再享有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得专有权。至此,原来受法律保护得发明创造就成了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期限性各国专利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一般在10-20年不等;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大部分国家规定为
5-10年,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分别为20年、10年、10年。无形性专利权是无形的,不少人往往把专利权的这一特点视为其保护对象--专利权保护的技术,其实无形性是专利权本身。否则如对商标来讲,其对象是图案,显然不是无形的。虽然同属于专利,但是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就没有发明创造的长,并且与商标相比,法律对专利的保护时间都是有期限的。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内容,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怎么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举证
怎么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举证一、怎么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举证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发生后,受害人提起上诉讼应该准备哪些证据呢?主要需要准备:因果......
·公司股权转让怎么样才有效
公司股权转让怎么样才有效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欲使股权对外转让发生法律效力、且无后顾之忧,需通过以下程序或法律关系依秩、渐进地完成:1、转让股......
·工伤认定单位不认可该如何处理
对于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果,其实受伤职工本人会表示不服,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是有不认可认定结果的时候。那实践中,要是出现工......
·工地上受伤九级伤残标准是什么
九级伤残标准是:一、癫痫轻度;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轻度感觉障碍;三、脑挫裂伤无功能障碍;四、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者;五、颅内异物无功能障碍;......
·遗弃罪夫妻间的法律条例
国内对于遗弃罪判定是非常严重的行为,从古至今,对于遗弃罪不管是道德还是官方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谴责和惩罚。但当前社会,还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利益......
·一、交通事故人伤保险公司赔偿全部赔偿吗?
一、交通事故人伤保险公司赔偿全部赔偿吗?一是,只投保的了交强险,那么保险公司只能赔偿医药费1万元,财产损失2000元,其他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
·交通事故七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七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
·婚姻法规定几年才算自动离婚?
婚姻法规定几年才算自动离婚?婚姻法规定几年都算自动离婚,即使终身不见也不能算是自动离婚,法律规定分居两年视为威情破裂,也就是说,法院在判决离婚......
·法院查封拍卖与诉讼标的额的裁判规则是什么?
法院查封拍卖与诉讼标的额的裁判规则是什么?1、判定执行实施案件是否存在超标的查封情形,首先应当查明案件执行标的数额,其次再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价......
·公司辞退员工有补偿和失业金吗
一、公司辞退员工有补偿和失业金吗?公司辞退员工要符合法定条件才有补偿和失业金,符合以下情形被辞退的就没有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