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名誉权不同于荣誉权,这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权利,内容可好可好。生活中,有的公民名誉权被他人侵犯了,而自己还不得知,这样对自身无疑是不利的。因此,事先了解一下关于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为您解答。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则》第101条后端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通意见》第140条规定,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筹划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二)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民法通则》第101条后段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您要是遇到了上述情形的,可以自己判断一下对方的行为是否对自己的名誉构成了侵权。如需要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可以委托我们网站的专业律师来帮助你。
  
  
  
总结: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名誉权不同于荣誉权,这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权利,内容可好可好。生活中,有的公民名誉权被他人侵犯了,而自己还不得知,这...#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More>>

·交通事故中骗保5000元会判刑吗
      一、交通事故中骗保5000元会判刑吗一般不会判刑,保险公司通常的做法是,要不就注销这个案件,要不就进行拒赔处理。  交通事故骗保,通常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用一辆车子故意碰撞其他障碍物,造成车......


·播州区土地使用者违规用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播州区土地使用者违规用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一、播州区土地使用者违规用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1、轻者罚款、恢复原状、退回土地;如果涉及农用地,重者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


·怎样判定医疗过失是哪种过失呢?
      怎样判定医疗过失是哪种过失呢?看病就医是生活中普遍常见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难免有失误的时候,看病就医时出现医疗事故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那么你对医疗事故了解多少呢?又如何判定医疗过......


·股权转让协议的主要内容
      1、转让方、受让方的基本情况;2、公司状况及股权持有情况3、股权转让的份额及转让价款4、股权转让价款的支付时间及方式5、双方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的约定6、股权转让前后公司债权债务的承......


·出划痕险直接4s理赔方式是什么?
      一般对于新购买的车辆可能会从道路当中发生刮蹭,避免刮蹭,当事人应该对车辆缴纳划痕险,那么如果再出划痕险阶段理赔的具体方式是怎样的呢?根据有关的方式,保险公司应该在48小时以内进行报案......


·一人有限公司法人独资的区别是什么?
      在众多公司的种类中可以发现有的小公司虽然有完整的结构却在内部的人员中只有一个人,而这样的公司主要就是一人有限公司法人独资,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区别主要在于法人性质以及资本的来......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顾小东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