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就职新单位么?

  劳动关系是调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情况下,职工有新的工作机会后,会向单位提出离职,并解除劳动关系,然后到新单位就职。而有时候,职工在和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到另一家单位工作。那么,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就职新单位么?下面我们通过本文了解下相关知识。
  
  一、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就职新单位么?
  法律并不禁止双重劳动关系,前提是原单位无异议,事先告知新单位知晓。否则,原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赔偿损失。而新单位也会因为你隐瞒已有劳动关系构成欺诈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损失。只要新单位同意,就没有问题。如果故意隐瞒,新单位可以要求您承担违约责任,并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二、合法解除双重劳动关系的情形有哪些?
  1、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注意这里对工作任务造成的影响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轻微影响或者没有影响,用人单位无权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专家认为:程度是无法衡量的,建议用人单位通过规章制度对“严重影响”做出量化、细化的规定。2、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在发现劳动者的其他劳动关系后积极主张权利,包括要求其解除与前单位的劳动关系或者解除现劳动关系。
  三、用人单位如何规避双重劳动关系的产生?
  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处理好会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处理不妥,则可能引起劳动争议和经济损失。企业做好双重劳动关系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求员工在入职时提交与其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2、通过劳动合同声明、劳动合同约定等方式,要求员工保证其不存在其他劳动关系。3、对员工的工作经历作适当的了解和调查。综上所述,按照目前法律规定,双重劳动关系是可以存在的,但是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新单位对此没有异议,职工没有损害到两家单位的利益时,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是可以就职新单位的。当然,作为单位,应该尽量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录用职工的时候,可以要求其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总结:劳动关系是调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情况下,职工有新的工作机会后,会向单位提出离职,并解除劳动关系,然后到新单位就职。而有时候...#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More>>

·债权人代位权什么时候行使?
      债权人代位权什么时候行使?一、代位权指的是什么意思?代位权指的是如果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已负迟延责任又怠于行使其对第三债务人的权利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


·代孕所生的子女怎么认定
      有的夫妻可能一方不具有生育能力,在很想要一个自己孩子的情形,多数就会选择让其他人进行代孕。在这种情况下,代孕所生下的子女,很多人认为与自己亲生的还是有些不同。那么代孕所生的子女怎么......


·一、交通法规新规定交通事故是怎样的?
      一、交通法规新规定交通事故是怎样的?交通法规新规定2019交通事故是规定了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辆,还有就是超载或者超员驾驶超速无证驾驶,这样一种违法的行为如何进行一个处罚。1、饮酒后驾......


·商品房买卖中定购书的问题是什么?
      在商品房的销售订单:(1)订单的概念的商业房屋的购买订单商业房子也指的是订阅文档是指合同文档由双方签署的商业房子再签订正式销售合同。(2)商品房订货单的法律性质商品房订货单具有民法典规定......


·员工追讨未付加班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员工追讨未付加班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劳动者索要加班费的时限是一年。对于一些劳动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费,这项劳动仲裁是有时限的,一般不超过一年。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必须在下月发工资时......


·民事诉讼标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民事诉讼标的司法解释是什么一、民事诉讼标的司法解释是什么?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予以审理和判断的的对象,简单来讲就是诉讼的对象,具体来说,诉讼标的的核心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劳动关系未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就职新单位么?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顾小东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