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严重不?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严重不?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4、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二、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有哪些?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我国法院系统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很复杂,如证人不能受到较好的司法保护、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及损失得不到合理及时的补偿、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时法律上没有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勿须讳言,司法程序上的问题,通过司法手段解决是最有效的。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是对国家承担的一种义务,因为犯罪不仅仅被看作是对个人权利的侵害,而且还涉及对社会关系的侵害,国家要维护这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也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每个知道刑事案件情况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依法享有作证豁免权的除外),这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义务,国家有权使用强制手段迫使证人出庭作证。但是,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人身、财产纠纷的,即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私权”问题。三、证人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证人的诉讼地位独立于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鉴定人,与其他诉讼主体相比,证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证人必须了解案件情况。知道案件情况是证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成为证人的必备条件。证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是在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中或发生之后形成的,在诉讼中,证人把在此之前形成的记忆通过语言文字再现出来,成为证人证言。2、证人作证的义务性。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于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证言,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得以拒绝。3、强制性。证人在作证时应当如实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综上所述,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常见的证据,有必要的时候,法院会传唤证人,作证是义务并不是强制要求。即使公民不去作证,法院也没有什么办法,不能对公民制裁,其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当然,一旦出庭作证,证人所陈述的事实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得编造。
  
  
  
总结: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严重不?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More>>

·新劳动法下企业如何合法解雇辞退员工?
      1、实行末位淘汰制,以末位排名为由解雇员工,仲裁机构往往认定企业非法解雇员工,那么企业日常中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避免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这种操作风险比较大,末位淘汰制不可取。......


·意定监护需要办理公证吗
      意定监护需要办理公证吗?意定监护可以不公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没有将意定监护列为法定公证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33条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


·自己下班回家摔一跤算不算工伤?
      自己下班回家摔一跤算不算工伤?一、自己下班回家摔一跤算不算工伤?下班回家时,自己摔伤,不算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


·工伤没定级单位能辞退员工吗?
      工伤没定级单位能辞退员工吗?在做工伤认定期间,单位无权辞退你。你在工作过程中受伤,要求单位给你做工伤认定是对的。现在工伤认定还没有下来,单位就要劝退你,逼你辞职是不对的。下面是法律规......


·征地拆迁纠纷主要原因有哪些?
      征地拆迁纠纷主要原因有哪些?一、征地拆迁纠纷主要原因有哪些?城镇化建设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就城市建设来说,征地拆迁是关键环节。在征地拆迁过......


·醉驾吹气132抽血多少
      醉驾吹气132抽血多少钱用来交罚款?醉驾需要进行罚款,根据犯罪情节即区分酒驾和醉驾后分别按照规定罚款。醉驾的罚款数额为几千元,另外还要缴纳验血和办理取保候审时的保证金,若伤及行人、车辆......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严重不?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顾小东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