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能不能马上拿工资?

  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能不能马上拿工资?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能马上拿工资,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相关财务规定也领取合法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二、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如果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是可以要求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的发放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如果辞职,也可以拿到自己的工资,并且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当中能够拿到。公司的会计部门工作人员会尽快的核算。
  
  
  
总结: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能不能马上拿工资?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能马上拿工资,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相关财务规定也领取合法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More>>

·入股合作协议书需要公证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入股合作协议书需要公证吗?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入股合作协议书需要公证吗?签订入股合同不一定需要公证的。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合同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违法、当事人意思表......


·一、工伤鉴定申请书样本是怎样的?
      一、工伤鉴定申请书样本是怎样的?工伤鉴定申请书申请人:×××,性别×,××年××月×日出生,民族×,籍贯,住×××市×××街,身份证号码:×××,是××公司职工。联系电话×××......


·股东老把自己事情交代其他股东做犯法吗?
      股东老把自己事情交代其他股东做犯法吗?一、股东老把自己事情交代其他股东做犯法吗?不犯法。只能说股东不负责任,因为股东是对公司有出资,也就是有资金上的支持,因此股东就享有权利,但同......


·什么时候能申请取保候审?
      符合下列条件的时候,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


·劳动合同需要盖骑缝章不
      劳动合同需要盖骑缝章不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合同法》对合同的生效并没有要加盖骑缝章的要求,《劳动合同法......


·一、代位继承人的范围是什么?
      一、代位继承人的范围是什么在继承当中,代为继承也是十分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被继承人的儿女先与他死亡,而此时可以由其儿女的晚辈直系亲属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代位继......


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能不能马上拿工资?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顾小东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