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规定适用的原因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规定适用的原因 一、不当得利诉讼时效适用的原因
诉讼时效起算时点的确定,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主观标准,即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开始起算;
(二)客观标准,即从救济权发生或可得行使之时起算。客观标准不受权利人知与不知的影响,有利于实践诉讼时效制度维护交易安全的规范目的。
但客观标准在权利人还不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时即开始时效的进行,在伦理性上不免留有缺憾。相反,主观起算标准则不仅考虑到权利行使无法律上的障碍,还顾及权利人主张权利在事实上是否可能,因此有利于权利人的保护。但因为使义务人的法律地位系于权利人的主观情况,也存在着削弱时效制度功能的危险。有鉴于此,各国立法上多依时效期间之长短而区别其起算时点,即以客观起算点与较长时效期间相配合,以前者顾及安全性,而以后者顾及伦理性;或者,以主观起算点与较短时效期间相配合,以前者顾及伦理性,而以后者顾及安全性。
我国系采用以主观起算点与较短时效期间相配合来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点。
二、我国不当得利诉讼时效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虽然没有针对不当得利作出具体的规定,但是根据基本法理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我们仍然可以得知。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不当得利并不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事项,故其诉讼时效为2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之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所以,不当得利时效的起算时间应当满足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当事人(此处应是指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并且还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人。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弄错,或遗漏。要么从知道不当得利获利方开始计算,要么从自己知道损失之日起算,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正确做法是要明确己方的损失所在,查明核对后,寻找获利方,要明确找到己方利益损失的获利当事方,之后才能此基础上计算诉讼时效的延长期限。
三、如何认定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和受益人
在司法实践中,如原告通过一定外在表示向被告主张返还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从此时开始计算。此种情况下,以双方当事人意见一致或一方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时确定。如原告未有表示,则考察其何时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该种情况下,有关法律法规如对从事一定行为作出相应规定的,并且从事该行为按常理能够发现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的,则该行为依法应当作出之时即为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的时点。
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于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规定,其中,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建议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总结: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规定适用的原因一、不当得利诉讼时效适用的原因诉讼时效起算时点的确定,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主观标准,即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
More>>
·离婚一方死亡财产如何分配
离婚一方死亡财产如何分配《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婚姻法》司法解释第十八条规定离婚后,......
·随意损害别人财产怎么处理?
随意损害别人财产怎么处理?一、随意损害别人财产怎么处理故意损害他人财产的,如果被损毁财产价值达到较大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范围怎么确定
发生交通事故的,承担赔偿责任的第一个肯定是实际驾驶机动车的人,但由于实践中的情况不同,具体需要作出赔偿的责任人就有可能还有其他人,那么实践中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范围怎么确定呢?我们整......
·二审原告不出庭怎样缺席判决
二审原告不出庭怎样缺席判决二审缺席判决,并不会影响二审开庭。《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
·在屋面搭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在屋里搭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是指出于某种个人动机和目的,非......
·怎样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怎样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在我国,即使是合法的收养关系,也是允许当事人解除的,而法律中规定的解除方式分为了两种,包括协议解除和诉讼解除,不同的方式下解除的程序不同,那到底实践中该怎样协......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规定适用的原因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