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东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在离婚时彩礼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合法吗?

  在离婚时彩礼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合法吗?
  
  离婚时彩礼作为共同财产分割是不合法的,彩礼是男方以当地习俗,结婚前赠予女方的财物,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共同财产分割。但双方离婚是具有下列规定情形的,可以要求返还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二、可以不予返还的情况
  
  《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对于办理结婚登记后返还彩礼的情形作了原则性规定,即虽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彩礼应当返还。办理结婚登记后已共同生活的,在没有证据证实存在因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彩礼原则上不应返还。
  
  因此,对于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的情形,离婚时一方要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应首先审查是否存在因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当事人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对于结婚时间较短(一般指不足1年),且给付彩礼数额较大(一般指5万元以上),法院会考虑适当放宽“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认定标准,有条件地支持一方要求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但并非全额返还,返还比例不会过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证据证实因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人民法院原则不支持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的,返还彩礼应当以离婚为条件,即在双方离婚诉讼中或在离婚后提起,如果在离婚后提起,应注意3年的诉讼时效期限。
  
  夫妻财产公证应当去当地公证处办理公正,如果夫妻双方对于财产有书面约定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夫妻财产公正应当双方同时到场,单方不能办理,夫妻财产公正应当提交当事双方身份证,户口本,财产状况证明,婚姻状况证明。
  
  
  
  
  ,然后双方共同到公证处提出公正申请,公正员受理后,应当审查财产权利证明,当事双方在公正书上签字生效。
  
总结:在离婚时彩礼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合法吗?离婚时彩礼作为共同财产分割是不合法的,彩礼是男方以当地习俗,结婚前赠予女方的财物,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离婚...#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More>>

·借条担保人公章偷盖怎么处罚?
      借条担保人公章偷盖怎么处罚?一、借条担保人公章偷盖怎么处罚?借条担保人公章偷盖的行为,往往需要根据其偷盖公章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其是否立案,但是在实践当中需要头盖公章的,......


·怎样提起交通事故调解申请
      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可能当事人是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的,但此时需要注意,虽然是在交警部门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但需要当事人主动提出申请才可以启动调解程序。那具体来说究竟该怎样提起交通......


·姓名权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姓名权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1、自我命名权自我命名权就是自然人决定自己姓名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自然人的姓,原则上不能选择。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有子女随父姓的习惯,但我国现行《民法典》第一......


·劳动法关于二次入职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约定一定的试用期。但是当劳动者因为某种原因或事情从某一公司离职,而后又应聘到该公司上班,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能否......


·遗腹子享有继承权吗
      在子女尚未出生之前,要是爸爸去世了的话,那么此时该子女就会成为遗腹子。此时由于涉及到对爸爸遗产继承的问题,于是很多人就搞不清楚到底这个遗腹子享有继承权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为您详细......


·写个人借条没有身份证号码有效吗?
      写个人借条没有身份证号码有效吗?一、写个人借条没有身份证号码有效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条没有写对方身份证号码,但能证明对方就是借款人的,并且有借贷事实关系的,借条是具有......


在离婚时彩礼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合法吗?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54岁
025-84110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顾小东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4110110